在西南某市发生过这样的事情:2014年当地处级领导干部岗位公开竞聘时,“大剧院经理”这一职位竟无人问津,一时成为当地政府的“困惑”。近年来,我国专业剧场建设步伐迅速,但剧院经营难、管理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大量剧院的进一步发展。近日,文化部发布《全国专业剧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全国专业剧场生存发展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专业剧场的进一步繁荣,正逐渐成为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迫切需求。
定位清晰是前提
在《报告》中,提到了经费、人才、体制等多方面制约专业剧场发展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很多剧场在早期兴建的时候,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潘燕说。近年来,地市级城市一些印有“豪华”标记的建筑经常见诸媒体和报端,其中不乏剧场、剧院等设施。“很多地方的新建剧场的确是为了满足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但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建设的剧场,大都是先建设,建好了再研究谁来管、怎么管,经费如何解决等一系列问题。有钱的剧院缺少管理人才,而没钱的剧院过度依托商业化运营,导致了公共文化服务的缺失。”潘燕表示。
在上海城市剧院总经理房永年看来,一个地方的专业剧场理当成为当地的文化地标。“文化地标首先应具有清晰的定位。剧场受众人群的构成是什么,辐射范围多大,要构建怎样的文化品牌,这些都应该从剧场发展初期就谋划好。”房永年说。而潘燕则进一步指出,当前我国绝大多数专业剧场都是由政府投资兴建的。这些剧场应该承担起两个职责,一方面是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责,另一方面是培育演艺市场的职责,这是其最为科学的定位。“只有真正解决了定位问题,该配套怎样的管理团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运营资金渠道如何保障等问题解决起来才能有的放矢。”潘燕强调。
多元化经费保障很迫切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当前诸多专业剧场普遍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一方面要抓商业演出解决生存问题,另一方面又要承担起文化惠民的职责,两者之间似乎存在矛盾。但在房永年看来,商业演出和文化惠民并不冲突,存在共通之处。2014年,上海市文广局拿出了一笔资金,圈定上海市12个重点专业剧场并做出规定:每年如果有24场以上的商业演出用低票价的方式转换为惠民演出,就能得到该笔资金的补贴扶持。此规定一出,12个剧场惠民演出数量迅速提升,社会反响良好。“其实破解难题的办法就是相关的政府行为。”房永年说,“政府补贴怎样摆脱单一投入模式,真正调动起剧场做惠民活动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报告》指出,建立政府补贴、社会基金(赞助)、演出收入三者结合的多元化剧场经费保障是最为理想的状态。但当前多数剧院并未达到这一经营状态,其中社会赞助部分严重缺失。“社会资金需要税收优惠等政策激励。但当前我国在这方面的政策制定严重不足。”云南昆明剧院总经理包朝阳说。同时,昆明剧院也很久没有拿到政府的财政补贴了。《报告》所提出的多元化经费保障模式是包朝阳长期以来的梦想。“我们每年都在积极申请政府资金扶持,但收效甚微。”包朝阳说。在他看来,培育演艺市场是一个长期的行为,需要政府和剧院的共同努力。而当前对于昆明剧院而言,却一直是凭借一己之力在培育市场。“不能因为我们是国企,就认为我们所承担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责比事业单位少。在政策上给予更多保障,在资金上给予一定扶持,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会做得更加有声有色。”
“标准化”管理应成导向
《报告》针对我国当前专业剧场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其中,“制定相关标准规范”是最为核心的部分,也获得了业内人士的普遍认可。继《报告》出台之后,由文化部财务司牵头的《全国专业剧场建设标准》的调研工作也已逐渐展开。“实现标准化管理是规范市场的有效手段。下一步,我们也要从行业协会的角度研讨整合全国各地先进的剧场管理经营模式,出台一个剧场管理标准,供各地专业剧场参考使用。”潘燕说。
在各地剧院管理者眼中,政府对剧院的“态度”也应该有一个适当的、可以衡量的标准。“实际上就是确保政策落实和强化文化立法的问题。”中国国际演出剧院联盟执行主席柯朝平说。他表示,当前中央出台的一些政策其实对专业剧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支持和指导意义,但这些政策到了地方,落实情况并不理想。此外,从全国来看,各地对专业剧场的扶持力度也不均衡,某些地方政府的扶持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我们应该设计一套科学的对专业剧场考核的指标体系,用以评估剧场的发展,也有助于政府判断应对其进行怎样的支持。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当前很多专业剧场只着眼于演出效益的评价,但除此之外,讲座、培训等非演出行为也是培育文化市场的有效手段。”柯朝平说。
(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