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贺岁档:真人电影抢占动画电影票房
宋磊告诉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今年贺岁档共上映10部左右动画片,总票房约6亿元人民币,低于2014年超过10亿元票房的水平。他还表示,贺岁档和暑期档都是国产动画电影的重要档期。今年大年初一(2月18日),因为很多真人电影都选择在本日上映,因此分走了很多人流。但他同时表示,贺岁档期间无论上映多少动画片,动画片票房收入都能占到票房总收入的15%。
国产电影最大问题:剧本不合格
宋磊告诉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他认为中国用最近的三四年时间,达到了美国自1995年《玩具总动员》问世后至2005—2006年约十年的动画科技的发展水平。目前很多国产动画片在技术方面可以达到70分甚至更高的分数,但是在剧本方面还“不及格”。他说:“接下来,(国产动画片)应该着力去把剧本从50分提升到70分”,真真正正的讲好故事。
那么如何做到让剧本“及格”呢?宋磊告诉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他认为应该好好研究欧美、日本动画片的故事是怎么编出来的,如果研究好了,国产动画片也能编出“70分”的剧本。他说:“所以目前还是应该好好地研究国外的剧本。这是最关键的。”
国产动画电影发展趋势:“全家欢”路线吸引女性目光
今年暑期档,《熊出没之雪岭熊风》以近3亿票房刷新国产动画纪录,宋磊认为这是因为《熊出没只雪岭熊风》走的是全家欢的路线,不仅吸引儿童,还吸引成人观看。他也认为,“全家欢”路线是国产动画电影未来发展的趋势。
他还向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表示,他发现今年贺岁档上映的多部国产动画纷纷想方设法吸引女性受众的注意力:《熊出没之雪岭熊风》增加了雪人形象,以及非常可爱的熊大、熊二幼年形象,这有利于增加女性的关注度;而《兔侠2》中,兔侠的形象明显比《兔侠》中的形象更瘦,更帅,也有利于吸引女性目光。宋磊说:“这些举动都能看出,国产动画在创作的过程中都自觉不自觉的努力扩大目标市场受众。当受众多元化以后,就可以提高国产动画片的票房天花板。”
国内观众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动画片呢?宋磊向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2013年,中国生产的所有动画电影中,75%的动画电影目标受众为低幼儿童,这些电影贡献了所有动画电影票房的90%,“这也就是说,剩下25%的动画电影只创造了10%的票房,这就给大家一个错误的导向——拍那些动画片并不挣钱”。然而,今年贺岁档多部国产动画电影的成功,特别是《十万个冷笑话》的成功表明,拍这种动画片也能挣钱。宋磊认为,在这些电影的带动下,以青年为受众或是走“合家欢”路线的电影将是国产动画电影未来的出路。
与外国动画电影差距:要先把国产动画品牌竖立起来
国产动画电影一直被拿来和外国的动画电影相比较。那么中国动画电影和他们的的差距究竟在哪里呢?宋磊告诉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外国动画电影的品牌效应太大。他说:“外国的动画电影,无论是新作还是续做,只要来到中国市场就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因为他们的品牌太强了。目前,国内还未形成一个能够与他们竞争的品牌。”宋磊强调,目前,一提到“国产动画”这四个字,给大家的印象就是这是一个低劣的品牌。因此,想要和外国的动画相竞争,要首先把国产动画的大品牌竖立起来。然后,再努力树立类似于“宫崎骏”的导演品牌和类似于“迪斯尼”的公司品牌。当这些品牌树立以后,就不用再担心无法与国外动画竞争了。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