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床畔》被赞是道德理想主义小说

2015年04月09日11:26  来源:长江日报
 
原标题:严歌苓《床畔》被赞是道德理想主义小说

  本报讯(记者欧阳春艳)昨日记者从长江文艺出版社获悉,著名作家严歌苓“休克”20年的小说《床畔》即将由该社出版。

  据了解,长篇小说《床畔》原名《护士万红》,曾刊登在《收获》杂志3月号上。故事从1976年的西南小城讲起,19岁的护士万红来到川贵深山间的一个野战医院,使命是护理已成植物人的铁道兵张谷雨连长这位“活烈士”。十几年如一日的守候,“捞政治资本、入党提干”的误解,吴医生的追求,甚至“英雄”概念的颠覆,都没有让她动摇过离开床畔的念头。

  20世纪80年代初,严歌苓成为北京铁道兵总部最年轻的专业创作员。她一直想写一部象征主义的小说——年轻女护士坚信英雄活着,象征她坚信英雄价值观的不死。小说起笔于1994年,严歌苓的父亲建议她以两个人的主观视角来写:一是女护士的视角,一是被传统医学判决为植物人的张连长的视角,两个视角都是第一人称。她写了厚厚一沓稿纸,却发现故事像个童话,缺少力量。后来,严歌苓偶然与导演张艺谋聊天时谈起这个故事,两人观点出奇一致:“不应该把张连长作为叙事视角之一,因为关键不在于他是不是真的正常活着,关键在于万红以信念去证实他活着。”

  严歌苓称:“我拖着这部小说的手稿从美国到非洲,从非洲到亚洲,又从亚洲到欧洲。在台北居住的3年中,我再次开始写作《护士万红》,写得也很艰涩,还是放弃了。2009年,我们全家搬到德国柏林,我一直想把这部作品重写……直到去年,我才把这部小说的所有手稿再次翻出来,各种稿纸堆了一桌子,我推翻了之前全部的构思,重新写作了目前这部《床畔》。”

  著名出版人安波舜称:万红对张连长的守护与英雄无关,而是出于对生命的尊重和信念,这应该是严歌苓第一部“拯救生命、绝不放弃”的道德理想主义小说。

(来源:长江日报)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3.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4.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
  5. 人民网评:要始终坚持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