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集宁路古城遗址出土元代石棺

2015年04月13日18:19  来源:中国侨网
 
原标题:内蒙古集宁路古城遗址出土元代石棺

  中新网呼和浩特4月13日电 (记者 李爱平)13日,记者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得到证实,近期文物考古者在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的集宁路古城遗址旗杆山墓地出土了元代石棺,并进行室内开棺清理。

  消息指,此次考古挖掘并清理元代墓葬59座,多为家族墓地,排列有一定规律。59座墓葬中发现随葬品的有22座,出土有陶器、瓷器、金器、铜器、铁器、石料器、骨器、木器、丝织品、钱币等。其有砖室墓、竖穴土坑墓、瓮棺葬多种,出土瓷器、铜器、装饰品多件,丰富了该时期墓葬研究的实物材料,对深入挖掘集宁路古城的文化内涵、复原集宁路古城的历史原貌具有重要的价值。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永志13日下午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值得一提的是,在该墓地出土的石棺中伴有钱币、丝绸,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丧葬习俗,对于研究元代的丧葬风俗和丧葬制度有很高的价值。

  据悉,考古工作者曾于2014年在位于乌兰察布市巴彦塔拉乡土城子村集宁路古城遗址,以及城址东侧旗杆山周围新发现了65座不同历史时期的古代墓葬。(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3.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4.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
  5. 人民网评:要始终坚持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