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一七旬老人酷爱创作葫芦蛋壳画 十年笔耕不辍

2015年04月14日19:41  来源:中国侨网
 
原标题:石家庄一七旬老人酷爱创作葫芦蛋壳画 十年笔耕不辍

  石家庄一七旬老人酷爱创作葫芦蛋壳画 十年笔耕不辍 【解说】在纸上画画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把画画在葫芦和蛋壳上却不那么简单。河北石家庄73岁的高哲文老人,退休后爱上在葫芦、蛋壳上绘画,虽然没学习过美术,但老人的每一件作品都精致漂亮,让人爱不释手。 带着好奇,4月14日记者来到高哲文老人的家,一间10平米左右的房间,就是高大爷的工作室,里面有一张书桌和一组柜子,柜子里摆满了高大爷的作品。 一个个葫芦,大小不一,形状各异。记者看到葫芦上面的画内容丰富,有满面悲伤的屈原,一脸煞气的钟馗,飘渺幽静的山水,还有苍劲挺拔的青松以及展翅高飞的雄鹰,应有尽有。高大爷说,这些画和造型都是根据葫芦的不同形状,自己研究创作的。 【同期】(高哲文) 根据这个葫芦形状,(选择)画什么图案比较合适。(葫芦是)自然长得,根据这个形状,画个眼画个嘴。 【解说】高大爷拿起一个葫芦介绍说,自己没学过美术,这些画都是自学的,因为葫芦有弧度所以在上面作画有一定的难度,先要用铅笔描绘,再用毛笔上色,等晾干了还要刷一层清漆,以保证画作更好保存。他说,自己很喜欢山水画,所以大部分的作品都以山水为主。 【同期】(高哲文) 铅笔大概描一个形状,然后直接就用毛笔画了,它和纸上画不太一样,它是弧形的,根据弧度的长度它都得考虑好。 【解说】除了葫芦画外,在高大爷的柜子里,还摆着一个个画着画的蛋壳。高大爷介绍,这些蛋壳大部分是鹅蛋,其中有两个大的是鸵鸟蛋。他说,由于蛋壳很薄,面积又小,所以和葫芦画相比,在蛋壳上作画更难,创作一幅蛋壳画,要用好几天时间。 【同期】(高哲文) (蛋液)掏的特费劲,就连那个鹅蛋也是一样,掏一个特费劲,为了好看,不能把这个眼凿大,凿大不好看了,这个不好画,它上面有一层油特光,不好着色。 【解说】高大爷说,2005年自己开始在葫芦和蛋壳上作画,十年来创作了百余件作品,他希望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让老年生活更有情趣。 高新国 胡雪微 石家庄报道

  关键词:

  分类名称: 文娱前线

(来源:中国新闻网)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3.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4.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
  5. 人民网评:要始终坚持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