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铁心桥街道一处工地内发现了一处古墓,经过考古人员的初步勘探,里面可能藏着两座规模较大的六朝墓。这两座六朝墓让人期待,铁心桥地区也因为一座座不断被发现的古墓而被称为六朝墓“富矿”。
发现 工地内挖出六朝墓
清明节期间,市民路先生到雨花台区铁心桥走亲戚,无意中发现当地一处工地上散落了不少青砖。路先生是一个考古爱好者,在看到这些青砖后,路先生的第一印象是:这附近是不是有古墓啊?
记者昨日请教了南京市考古界的专业人士。一位专家告诉记者,文物部门已经掌握了这处工地的情况,“前一阵子,有市民通过雨花台区文化局向我们反映这个工地上发现了古墓,工地的施工很快就停下来了,我们的考古队员已经进场,用洛阳铲进行了初步勘探。”
这位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可以确认,这工地的土层里,至少藏着两座规模较大的六朝墓,由于下雨,考古工作还没展开,雨停了后,考古队就会进场进行抢救性发掘。
溯源 铁心桥是六朝墓“富矿”
据记者了解,南京市文物部门曾经划定过南京七大地下文物埋藏区,其中就包括铁心桥古墓葬群区。几十年来,铁心桥发现过难以计数的历代古墓,举例来说,大定坊村司家山就发现过东晋镇西将军谢攸家族墓地。
“铁心桥地下古墓,尤其是六朝古墓非常多,这是南京文博界的一个常识!”路先生说,有理由相信,这两座六朝古墓,如果没有被盗,应该会有较为客观的随葬品。
而作为南京古墓葬的“富矿”,铁心桥地区有不少著名墓葬,比如浡泥国王墓等,现在都已发展成为景区。而在铁心桥境内,也有不少墓葬虽然时间颇为久远,但却并不为人所熟知。下面,就介绍“杨吴宣懿皇后墓”与“王家山东晋晚期墓”两座古墓。
杨吴宣懿皇后墓
20世纪90年代末在南京铁心桥发掘了一座墓葬,在释读墓志盖和志文的基础上,通过查阅文献记载并梳理唐、五代时期帝后追谥制度,可推定其墓主应即杨吴第三任统治者杨隆演的妻室宣懿皇后。该墓是目前考古发现的第二座杨吴皇室成员的墓葬,尽管其墓志的作者以及刻工皆为一时名家,但墓葬规模狭小、随葬品较为粗陋,所谓礼葬较为勉强,可以反映其时南唐政权的艰难处境。这一考古发现,可以弥补杨吴乃至南唐史的诸多阙遗。
1998年12月,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对全市民间收藏的石刻文物进行摸底调查时,发现了一块篆题为“故吴宣懿皇后”的墓志盖,当即予以征集入藏。后经调查走访,获知该墓志盖系出土于南京市雨花台区铁心桥砖瓦二厂取土发现的一座古墓中。为全面揭示这一重要发现,南京市文物研究所经与墓葬所在地的土地使用方进行交涉后,即派员对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发掘工作自1999年3月17日开始,至3月19日结束,计清理出瓷器、木器、钱币、棺钉、墓志(志石)、地券等文物多件,出土文物虽多已残损不堪,但鉴于墓主显贵的“皇后”身份,仍然引起了发掘者的高度重视,而该考古发现经新闻媒体报道后,也引起了包括众多文史学者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关注。
王家山东晋晚期墓
2000年7月15日,南京市雨花台区铁心桥镇尹西村工业园施工人员在平整土地过程中发现一座古墓葬,南京市文物研究所闻讯后,立即对该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墓葬(编号为NYTWM1,简称WM1)位于南京市南郊石子岗西南王家山南麓,考古人员到现场时,发现墓葬上部封土已被推平,甬道一角严重坍塌,甬道顶部有一盗洞,甬道内塞满淤泥和碎砖,从现场判断,此墓在历史上曾被盗。
王家山一号墓内未出土带纪年的遗物,其时代只能依据出土遗物及墓葬形制来推测。墓中出土的一批青瓷器造型端庄,高矮适中,有的有矮假圈足,器腹最大径一般在器体中部上下,多饰弦纹,釉色晶莹但多青中泛黄,开细片,这些特点多见于东晋中晚期之南朝早期。这批青瓷器中的碗和洗中的一件明显具有东晋偏早的特征,洗中的一件、唾壶和鸡首壶等具有东晋晚期的特点,最晚约到刘宋时期。
墓中出土的瓷盘与南京汽轮电机厂东晋中期大墓出土的陶盘、象山7号东晋墓、司家山东晋墓M3和M4的瓷盘相似,唾壶、洗也与汽轮电机厂东晋大墓出土的同类器略同,鸡首壶造型则见于南京象山5号东晋墓,洗又与南京郭家山东晋墓M3的洗相近,就墓葬形制而言,此墓为券顶,带甬道、平面呈“凸”字形的砖室墓,甬道内设木门,墓室壁上设直棂假窗和凸字形灯龛,有砖砌棺床、这些均具有东晋晚期的特点。
墓中随葬的青瓷器不仅时代特征明显,而且分别具有不同窑口的特点。这些瓷器以丰城窑(前洪州窑)产为主,有不少器物在胎质、釉色等方面与典型丰城窑瓷器有异,如C型碗、洗中的一件和A型碗中的一件等,似乎更多地具有越窑系的特点,而三足炉则似为湘阴窑产品、墓室中的莲花纹砖和刻划胡人像砖颇具价值。从目前的材料看,大约在东吴后期南方用砖上已出现佛教莲花纹装饰,最早的一例见于南京江宁上访发现的“天册元年”(公元275年)墓,该墓的部分墓砖上饰有六瓣或八瓣莲花纹及莲花旋涡纹。
东晋早期,砖上装饰莲花纹的做法继续沿用并有发展,南京富贵山M2墓砖上饰莲花纹和旋覆花纹,莲花造型比东吴时期更为精美。WM1墓出土的这件饰莲花纹砖室是南京地区东晋晚期的第一件实例,它与汉代以来流行的方胜纹相结合,成为后来南朝时期最为常见的砖纹之一。但是,其莲瓣之间有三出尖式的分隔花卉装饰(有学者称这种分隔花卉为“菱角纹”),这既不同于东吴(莲瓣之间无分隔装饰)和东晋初年(造型富有写实性)的造型,也不同于后来南朝时期十分流行的样式(莲瓣之间的分隔花卉多作二出尖式的“T”字形),这一特征对研究六朝时期砖、瓦莲花纹装饰风格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刻划胡人像砖过去未见报道,它可能是制砖工人在劳动之余的即兴之作,但其用笔随意而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却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当时都城建康的社会风貌和民间艺术水平,颇值得做进一步的研究。
铁心桥文保单位知多少
铁心桥地区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历史遗存多样。山水城林,丘陵起伏,自古以来,乃是南京南郊的一方风水宝地。据南京市文物部门,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雨花台地区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6个文物景点;省级文保单位6个,市级24个;区级10个。新发现15个文物景点;有6处古遗址,17处古墓葬,13处古建筑。未定性1处。其中铁心桥地区占比例最高,其文保单位如下:
序号 文物类别 文物名称 级别 时代 地点 备注
1 古遗址 安塘凹地下遗址 区控 明代 铁心桥街道大定坊
2 同上 郭家山坑村 商周 同上
商周遗址
3 同上 牛首山韩府山 市保 宋代 铁心桥街道
抗金古垒 高家库
4 古墓葬 石子岗古墓葬群 市保 汉代 铁心桥街道
铁心桥
5 碑亭失考墓 区控 待考 铁心桥街道高家库
6 张瑄墓 区控 明代 铁心桥街道马家店
7 毛胜墓 区控 明代 铁心桥街道大定坊
8 浡泥国王墓 国保 明代 铁心桥街道尹西
9 天隆寺塔林 省保 明代 铁心桥街道尹西
10 龙泉寺 市保 唐代 铁心桥街道高家库
11 周金墓石刻 市保 明代 铁心桥街道尹西
12 尹西失考墓石刻 市保 明代 铁心桥街道尹西
13 李氏宗祠 民国 铁心桥街道高家库 后庄
14 近代建筑 秦淮新河
15 朱培德墓 铁心桥街道
普觉寺墓
(来源:金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