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洛杉矶4月19日电 题:随波逐流随遇而安——访著名相声大师吴兆南
作者 孙天骏 毛建军
他在纽约获颁“亚洲最杰出艺人金奖”;他创办的相声剧艺社享誉台湾……旅居美国洛杉矶的台湾著名相声大师吴兆南,一生在海外努力推广中国传统相声和戏剧文化,成就无数。
91岁的传奇老人,日前在其家中接受了中新社记者的采访。吴老心境豁达,目光如炬,中气十足。说起一生故事,吴兆南笑称:“我的一生就是随波逐流,随遇而安。”
误打误撞,闯进戏剧
1949年初,吴兆南辗转到了台北,被推荐的第一份工作是“公务员”。但当看到单位给其注明身份是“工友”时,他不干了。他笑称自己好歹也是个大学生,若以“工友”相称,以后的墓志铭都不知道该如何写。后来吴兆南叫了几个伙计去基隆的“海水浴场”做起小买卖——给人买烟买茶。等到天黑浴场关门,小店就变成了票房。吹拉弹唱,每天都“玩”到9、10点钟。因为不要钱,所以前来观看的人越来越多,其中就包括基隆高沙剧团的老板。当时的吴兆南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那里便是他戏剧人生的开端。
秋凉后,浴场关闭。机缘巧合,吴兆南被基隆高沙剧团叫去做票务报戏目,当临时演员。“丑角上台,台下大笑。”逐渐的,吴兆南上台机会多了起来,便开始潜心学习京剧,并跟随剧团走南闯北。
赶鸭子上架,踏入相声圈
马继良是吴兆南走进相声界第一个贵人,他是当今台湾元大集团总裁马志玲的父亲。当年在台北市淡水河边创立了“萤桥乐园”,场里唯独缺少相声演员。
管饭挣钱,吴兆南也没多想,“赶鸭子上架”硬着头皮开说自己都不知道的单口相声。一个星期,吴兆南记忆中的段目全说完了,“我宣告江郎才尽,随后就找了陈逸安,魏龙豪搭档,开始编段子。”恰逢受邀正声广播公司前去电台说相声,吴兆南在各广播电台用声音让观众知晓并喜爱。从此也开启了吴兆南的台湾相声生涯。
“一切都毫无定数,一直都是随波逐流。”回忆起当年的相声生涯往事,吴老感慨万分。
无意提起,“百丑图”诞生
吴兆南在相声圈让广大观众喜闻乐见,但是鲜有人知吴兆南在京剧丑角中的殷殷耕耘。百丑图是吴兆南将多年来扮演过的约三百个角色,择其一百,配上文字而成的图文集。“从京剧诞生以来,就无人将角色按照正式有系列的方式记录下来,无论是老生,青衣还是花脸等”。然而当时这本书的诞生也只是学生们无意提起的一件事情。吴老过世妻子徐白珩曾提议吴兆南将扮演过的京剧丑角呈现在文本上。学生们认为这不仅是对师傅戏剧生涯的一种回顾,更是一种对师母的怀念。
吴兆南感慨道,“老年丑角演员已经逝去,中年也面临退休,新生代又不屑于丑角,都去演武生,青衣。”《百丑图》对于京剧爱好者来说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中有详细的化妆、服饰搭配图文讲解。看着手中已出版的《吴兆南百丑图》,吴老显得神采奕奕。
随波逐流却脚踏实地
吴兆南当年在拜访国民党主席马英九时曾经说过:“相声就像是一盆花,谁都说好,谁都想嗅香抚叶,但是没人浇水,日久必然枯干。”已91岁高龄的吴兆南,仍然致力出版相声专辑,为传统艺术传承做着不懈的努力。
今年六月吴兆南将要到北京,给北京京剧院学生做艺术指导,他很兴奋可以将自己毕生总结的知识经验传授给新的一代。为了更好的扮相和传授,吴老特地留起了胡子。
中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曾这样题赠对联给吴兆南:“从人笑我生张八,举国传君活赶三”。(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