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对“垃圾书”应进行反思

2015年04月22日13:06  来源:燕赵晚报
 
原标题:评论:对“垃圾书”应进行反思

  原标题:评论:对“垃圾书”应进行反思

  中国每年出版图书超过45万种,超越美国一倍多,成为世界第一出版大国,但与此同时,目之所及,到处充斥着各种所谓畅销的“垃圾书”。(4月21日《晶报》)

  成功学书籍是“垃圾书”,教辅类、公费出书、心灵鸡汤类的作品都是垃圾书。但是能在市场上赚钱的多数是上述“垃圾书”,由此而来的问题是:“垃圾书”何以横行并成为取利的法宝?是公众无知还是“垃圾书”判断标准出了问题?

  “垃圾书”的大量涌现与消费文化的诱导有关,更与出版者放弃使命和责任有关。出版业的核心使命是发掘、传播优秀文化,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如果丢弃了文化追求,以娱乐和利益为导向,即使创造了再大的产值,远离了优秀文化的出版也没有任何价值可言。

  “垃圾书”的恶名是仅仅把图书当作商品的异化结果。传统意义上的图书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工具和思想的载体,而当下的图书拥有了商品和文化产品的双重属性。在“垃圾书”面前,图书承载的教育价值和文化属性被放逐了,“一味向钱看”的出版标准,放大了图书的商业价值,获得了利益的最大化,但“垃圾书”、注水书层出不穷,在图书的基本质量都难以保证的前提下,更不要说承担教育使命和传递文化价值了。

  出版者当然要有利益追求,这是生存的需要。但不能利欲熏心。出版的文化功能主要包括政治思想教化与舆论导向功能、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和积累传承人类文明的功能、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人的文化水平和素养的功能,促进人类社会思想交流和精神文化交往的功能等。而这些,“垃圾书”是无法承载的,正因为如此,理应对“垃圾书”进行反思。

(来源:燕赵晚报)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3.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4.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
  5. 黄坤明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工作会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