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兰州4月22日电 (杨娜)甘肃省政府办公厅22日披露,甘肃省将从今年开始用6年时间实施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
这项工程将致力发展各类行业博物馆、专题博物馆、民办博物馆和“乡村记忆”博物馆,探索文物保护单位特别是大遗址展示利用模式和遗产资源富集地区博物馆规模化发展模式。
甘肃官方将2015年定为“启动建设期”,按照博物馆分类,分别开展试点,启动实施一批重要文化遗产展示工程和博物馆建设项目。其中包括:对世界遗产陈列设施进行改造和提升,将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锁阳城遗址、玉门关遗址建成遗址类博物馆;建设甘肃简牍博物馆等省级专题类博物馆。
甘肃提出,坚持保护与展示并重的原则,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全省的博物馆网络体系,成为甘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同时,使甘肃珍贵的文物资源和多彩的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充分展示。
甘肃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是古代中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许多文化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2013年初,甘肃申报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获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复。
甘肃在传承创新区的布局里就提及,突出敦煌文化、黄河文化、始祖文化、周秦文化、农耕文化、石窟文化、长城文化、边塞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等十大文化品牌。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也将围绕这些文化品牌整体推进博物馆集群建设。
为此,甘肃省制定了扶持博物馆发展的政策措施,比如:加大博物馆项目建设的扶持力度、支持各类博物馆发挥教育研究和文化传播功能、推动具备条件的博物馆数字化、扶持和推进民办博物馆建设、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