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肉商户阿布都克里木?克因和他雕刻的作品。(六十六团广播电视台记者麻明生供图)
□本报记者邵珊珊
一根丢弃在路边的榆木枝,在兵团第四师六十六团牛羊肉商贩阿布都克里木?克因的剔肉刀下,化身出栩栩如生的木雕作品。对于这个从未学习过任何雕刻技术的商贩来说,能有这样的成果,全因兴趣使然。
19日,记者电话联系了阿布都克里木,他刚刚完成第三件作品,一个半身人像。在这之前,他已雕刻了一条龙和一头舞牛,其中舞牛是他的第一个作品,也是“成名作”。
阿布都克里木告诉记者,自己雕刻出这头牛纯属意外,材料就是街边圆冠榆修剪下来的废弃枝条,他看枝条有牛的形态,就捡回来雕刻了。牛角、耳朵、眼睛、四蹄……经过20多天的慢雕细琢,四月中旬,他凭借从小的爱好和自己对牛羊等身体结构的熟悉,成功雕出了一头颇有昂扬起舞意味的木牛。
“牛肚子旁边的枝杈可以放盆花,牛前腿处可以装一个插座,放上一个小圆台摆放电话,可攒劲了!”阿布都克里木向记者介绍这件木雕的实用价值。
搞木雕创作,原材料的选用多靠机缘,同时还得善于发现材料的神形特点。自从“舞牛”完成后,阿布都克里木就成了当地的“名人”,一开始围观的人很多,到后来有人开始向他预订木雕。
说起手里的雕刻工具,阿布都克里木笑着告诉记者,自己常年经营肉档练就了下刀本领。挂在肉架上的牛羊肉,仅凭一把剔肉刀,客人要哪块肉、要多少,割下来分量基本不差;一只羊的肉剔下来后,骨架完好无损。他说,也许是因为常年积累的工作经验,让他在用剔肉刀雕刻木头时游刃有余。
在阿布都克里木的摊位旁经营干果生意的热普哈说,阿布都克里木的木雕作品赢得不少过往行人的夸赞。“有时候看着他在摊位前雕木头,一刻就是好几个小时。”热普哈说。
阿布都克里木坦言,希望自己将来可以成为一名“民间雕刻家”,将不起眼的废物变成生动的艺术品。他会一直坚持下去。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