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评论家张立群:当代诗人群体比较混乱

2015年04月24日10:54  来源:辽宁日报
 
原标题:诗歌评论家张立群:当代诗人群体比较混乱

诗歌对谈活动现场。

  看似诗人的矛盾,其实,也是诗歌的矛盾在新媒体环境下,诗歌与诗人都被异化了

  新媒体平台给诗歌带来了繁荣状态,但同时,也在制造一种伤害

  核心提示

  2015年的春天因为诗歌而显得有些不同。从余秀华持续被热议,到网民集体追忆海子,再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特朗斯特罗姆逝世引发关注,还有“为你读诗”APP的风靡……几个月来,大众的目光一次又一次被诗歌吸引,舆论的焦点也一次又一次被诗歌占据。此番景象真是久违了。

  有人为此感到兴奋,因为,他们认为诗歌繁荣了;也有人感到焦虑,因为,他们认为诗歌变了。

  诗歌的确是热起来了,但是,诗人却似乎陷入了困惑。

  4月10日,省文艺理论家协会举办了一次诗歌对谈活动,张立群、马琳、林雪、李轻松、刘川、张颖、刘恩波、李黎、王鑫等省内十余位创作者、学者聚谈“2015年春的诗‘热’”,当中一些观点折射出与“热”相反的“冷”思考。

  诗歌越火,诗人们越是陷入更深的困惑……一方面要承继诗歌的传统,一方面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写什么的问题比以往更突出了

  狄更斯在 《双城记》里写道:“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对于诗歌来说,这句话或许很适合用来形容当下。

  如果你是“为你读诗”的用户,你会惊讶地发现,有那么多的人与你一样喜欢着诗;如果你经常上微博,你也会惊讶地发现,有那么多的人关注着诗;如果你逛逛诗歌论坛,你又会惊讶地发现,有那么多的人喜欢写诗……一个全民皆诗的时代似乎来临了。

  然而,诗歌越火,诗人们越是感到更深的困惑。

  “看到余秀华这么火,我萌生了不再写诗的想法。 ”诗人林雪的直率发言,让人感受到她内心深处的抵抗。这种抵抗是指向诗坛的躁动,也体现着她的一种坚持。

  “其实,写作到现在,体会到瓶颈要远远超过小得意、小顺畅的感觉。 ”林雪认为,对于诗人来说,一方面要承继诗歌的传统,一方面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她说:“我们在传统中生长,不能将自己从传统中剥离出来,但又必须在传统的基础上种出自己的花朵,真的很难。 ”

  面对新的创作生态,诗人李轻松同样感到困惑,她说,如今的自己似乎又回到了原点,必须面对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她说:“我觉得,写什么的问题比以往更突出了。比如说乡村经验,比如说成长经验,再比如说家族的记忆,我尝试回到最初的经验中去寻找可以入诗的题材。有时候很茫然,不断思考下一步要怎么办。 ”

  诗歌火了,诗人理应如鱼得水,但如林雪、李轻松般仍有所坚守的诗人却深刻地感受到创作的困境。这样一种矛盾,看似是诗人的矛盾,其实,也是诗歌的矛盾。

  诗意在这个时代被挪用了……诗不再像过去那样朴素地抒发一种价值观,而是热衷于说事儿……新媒体平台给诗歌带来了一种繁荣的状态,但同时,也在制造一种伤害

  “当下,诗歌遭遇一种尴尬,就是要借助自己所不喜欢的工业体系去传播自己。 ”《诗潮》执行主编刘川说。

  刘川认为,诗意在这个时代被挪用了,变成了工业链条的一部分。他以余秀华现象为例:“余秀华之所以成为今天的余秀华,是商业选择的结果。她的身上有一些具有新闻性、商业性的元素,能吸引眼球,而眼球就是经济效益。余秀华只是被选中的一个人,如果我具备余秀华的那些元素,那被选择的也可能会是我。所以,这便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诗意在这个时代被挪用了。 ”

  刘川最近做了一个小调查,他以十首诗作样本,从中找关键词,然后对现在的诗歌写作特点加以分析。他发现:“诗中大量出现与社会热点相关的话题,或是有爆点的话题。也就是说,诗不再像过去那样朴素地抒发一种价值观,而是热衷于说一些事儿。诗言志,变成了诗言事。 ”

  “有的诗人的创作本来很正统,现在却故意要加点料,因为这样更容易吸引所谓的粉丝。 ”看到这种现象,刘川感到很无奈。他认为,在新媒体环境下,诗歌与诗人都被异化了。 “过去,我们对诗的态度很纯粹,我们写诗是因为热爱文字,热爱山水,热爱人生,是因为有一种信仰和追求。但是,现在,新媒体平台制造出一种加速度感,有的诗人为了红起来,为了使自己的作品传播起来,就不断给诗‘添油加料’,不然就担心会被这个圈子甩掉。他们一直在催促自己,要活、要火。 ”

  同时,刘川认为,新媒体平台上给诗歌带来了一种繁荣的状态,但同时,也在制造一种伤害。 “互联网的出现实现了资源共享,所有的诗歌都可以被放上网,所有的人都可以在网上写诗,我不否认这是一件好事。但是,换个角度来看,每个人的创作都在同时与他人共享,可以随时被借鉴,甚至被抄袭。一个创作者的体验可以随时被另一个人拿走。于是,诗以及诗人的独特性便消失了。共享,也代表着一种趋同化,它使大家的创作越来越相似。我的经验不是属于我一个人的,你的经验也不是属于你一个人的,而是大家的经验。我们似乎没有独自行走的可能,而必须集体一起往前走。这种状态对诗歌的伤害是很大的。 ”

  每个人都有诗意的本能和对诗的向往……诗是美好的,但要建立在生活现实的基础上。在我们这个时代,诗不是神话,而是提高人生品位的一种实践活动和一种途径

  辽宁大学教授、诗歌评论家张立群对新媒体催生的诗歌热潮同样抱持一种冷静的态度。他批评说:“动辄称呼谁谁谁是诗人,这样的桂冠是不是加诸的太随意了。我认为,有些诗人称不上是诗人,门槛还是应该存在的。当代诗人群体比较混乱,层次差别太大。 ”

  “在今天这个时代,不会再现上世纪80年代诗歌火热的场景。 ”显然,张立群并没有将眼下的诗歌热潮视为诗歌真正的繁荣。但他相信,每个人都有诗意的本能和对诗的向往。

  在新媒体创造的新的文化生态中,大众与诗以及诗人的距离更近了,诗以及诗人也有了更多的受众。但是,新媒体环境存在的盲目与非理性因子也可能放大诗的另一面。对此,张立群提醒说:“诗能带来和谐、健康的人生,但也要警惕诗可能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举个例子,我很欣赏海子的诗,但我不希望爱诗的人以海子的方式评价或宣判自己的生命。 ”

  让张立群感到担忧的是,他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人对海子的生命选择很向往,甚至是崇拜。他说:“应该警惕这一问题。最近,出了八九本海子的传记,有几本的内容相差无几、几乎一样,可见是出版商在炒作市场需求。显然,炒作者没有思考这类书对那些涉世未深又极度热爱诗歌的读者可能造成的影响。 ”

  “诗是美好的,但要建立在生活现实的基础上。在我们这个时代,诗不是神话,而是提高人生品位的一种实践活动和一种途径。 ”张立群说。

  □本报记者/王 研

(来源:辽宁日报)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3.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4.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
  5. 黄坤明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工作会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