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上书"参与者后人捐出明代"金镶玉"善本古籍

2015年04月27日09:30  来源:长江日报
 
原标题:"公车上书"参与者后人捐出明代"金镶玉"善本古籍

  本报讯(记者黄征 通讯员刘莎莎)古旧的黄色书页里,配衬上雪白的宣纸,这种中国线装古籍的装帧技艺叫作“金镶玉”……23日上午,“公车上书”参与者范熙壬的后人向省图书馆捐赠了两套珍贵善本,使用的都是这种装帧技艺,专家称这类古籍全国少有。

  范熙壬原籍湖北黄陂,翻译过《资本论》部分章节。两套书分别是明初闵建刻本《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和明嘉靖建宁府书坊刻本《周易经传》,捐赠人为范熙壬的儿子——台湾同胞范延中、范廻中,以及孙女范鲛、孙子范雷。经手捐赠的是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俞汝捷,他的夫人、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张昌年是范熙壬的外孙女。

  俞汝捷介绍,《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的版本最早出现在南宋,清乾隆时期收藏藏书的《天禄琳琅书目》有记载。明朝初年,该版本又翻刻过多次。

  俞汝捷还介绍了这两套书的装帧技艺——“金镶玉”和“绫包角”。前者是在古旧的书页中衬上长一些的白宣纸,翻书时只翻白宣纸,以免损坏书页,后者是把书籍装订部分容易起毛的地方用绫做个包角包起来,“珍贵书籍才会用这两种方法,一般的线装书不会用”。

  此外,《周易经传》的版芯还有刻工的姓名,这是早期线装书的特征。

(来源:长江日报)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3.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4.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
  5. 黄坤明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工作会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