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乐发展亟需“拆墙拓路”

2015年04月30日21:04  来源:中国侨网
 
原标题:中国民乐发展亟需“拆墙拓路”

  中新社上海4月30日电 题:中国民乐发展亟需“拆墙拓路”

  中新社记者 邹瑞玥

  当各种形式的西方音乐在中国演出市场掀起一波又一波热潮的时候,来自中国民乐的声音却越来越小了。在30日举行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首届中国民族音乐发展论坛上,沪上音乐人从“二胡皇后”闵惠芬的艺术人生谈开去,探索中国民乐发展的破局之道。

  民乐界人士指出,中国民乐创作存在一种“身份焦虑”。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长刘锡津称,民族管弦乐的创作存在两个极端,或者像老艺人一样、以演奏者的思维进行创作,手法一成不变;或者将西方音乐技巧生搬硬套,像剪贴师一样生吞活剥地运用民族音乐素材,创作出的所谓“后现代”作品旋律全无美感。

  动听的旋律才能让乐曲深入人心。因为创作的羸弱,不愿演、不愿听成为中国民乐界的“怪现状”。“观众少、票房差、新作缺、演奏家青黄不接。”此间音乐界人士对民乐发展瓶颈有着相似的观点。

  对于中国民族音乐而言,闵惠芬堪称是民乐兴繁时代的一个映射。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秘书长杨光熊介绍,据不完全统计,闵惠芬一生演出达到687场,观众超过42万。她登上海内外知名剧院的大雅之堂,也背着二胡上山下乡,走进学校;她的作品旋律优美,且挖掘出二胡的音质特性,既“阳春白雪”又十分贴近民众。

  专家指出,艺术的生命在于特色和创新。中国民乐的独特风格,决定了它相对西方交响乐而言缺乏规模化理论体系,不易被系统地发展壮大。它的发展跳不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但面对强势的西方音乐,民乐创作需要的是“固本求源”而非“舍本求末”,艺术家只有沉下心,去体悟民族音乐传统思维技法的精妙,才能使民乐创作更上一层楼。

  “我们缺少的不是精英化的技巧,而是如闵惠芬那般对振兴民族音乐的强烈使命感。”上海民族乐团艺术总监王甫建如此感叹。闵惠芬一生执着于从民间音乐吸取养分,最终形成器乐演奏声腔化的创作理念,创作出一批二胡名曲。上海大剧院院长张哲表示,希望音乐家能吸取民族音乐养分,思考和摸索民乐的传承发展,把自己真挚的情感融入艺术创作中,把民乐建设和发展成为民族文化的崭新品牌。(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3.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4.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
  5. 黄坤明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工作会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