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作品首次来京展出 梳理奥地利美术百年变迁

2015年05月01日08:17  来源:新京报
 
原标题:大师作品首次来京展出 梳理奥地利美术百年变迁

  新京报讯 (记者李健亚)奥地利艺术家克利姆特曾荣登世界最贵宝座,此次其作品首次登陆中国展出。昨日,“奥地利百年绘画展1860-1960”在中华世纪坛开幕。90幅作品涵盖了奥地利19-20世纪重量级艺术家,是三十年来奥地利这一时期重量级艺术家在国内的首次群展。该展将在北京展至7月5日,之后陆续在大连、武汉等地巡展。

  西方现代艺术发展中奥地利艺术家有着自己独特的贡献,在那里诞生了表现主义的开端——维也纳分离派。此次展览将时间跨度定在奥地利绘画1860年-1960年,也是为了呈现以维也纳分离派为代表的奥地利现代艺术从挣扎到脱离古典主义,再到创新出自己独特风格的全过程。

  为了清晰地呈现维也纳分离派从萌芽到成熟的过程,该展以交响乐的乐章为框架,分起承转合四个部分。该展策展人指出,为了让观众对奥地利艺术有更加完整的印象,此次展览不仅带来了国内知名度较高的克利姆特、席勒、奥斯卡·柯克西卡等,也包括了其他艺术家的作品共90幅,包括素描、速写、油画、蜡笔及水彩等。

  克利姆特早期作品含古典学院风格

  古斯塔夫·克利姆特是奥地利最著名的象征主义画家、维也纳分离派的创始人,被视为奥地利的文化遗产。他作品中的装饰花纹极具特色,并有大胆的象征寓意。

  长期以来,克利姆特的作品不仅受到学术关注也受到了资本的追捧。2006年克利姆特的《阿黛尔·布洛赫·鲍尔I》被美国化妆品大王劳德以1.35亿美元收藏,成为当时单幅绘画作品售价世界纪录。而此次展览上,克利姆特不仅是首次在大陆展出,也让观众看到了其早期的不同创作,让我们对克利姆特有了更完整的认识。

  展厅现场以“第一乐章-奏鸣曲式”开篇,克利姆特创作于1880年的《克拉拉·克利姆特》便是其早期创作,具有强烈的古典学院风格,与其闻名的镶嵌绘画风格相去甚远。而展出的克利姆特的另一件作品《躺着的裸体》不仅流露了他对开放社会乌托邦式的理想,也让我们看到其创作的另一特点,那便是主角大部分都是女性。

  【小百科】

  维也纳分离派?这是在奥地利新艺术运动中产生的著名的艺术家组织。1897年,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一批艺术家、建筑家和设计师声称要与传统的美学观决裂、与正统的学院派艺术分道扬镳,故自称分离派。其口号是“为时代的艺术,为艺术的自由”。

(来源:新京报)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3.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4.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
  5. 黄坤明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工作会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