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国音乐剧不能“复制”百老汇

2015年05月11日09:34  来源:文汇报
 
原标题:专家:中国音乐剧不能“复制”百老汇

  “中国音乐剧不应该走百老汇的老路,而应借音乐剧语言找到属于中国的、独特的故事讲述方式,吸引观众走进剧场。”百老汇制作人兰德尔·艾伦·布克日前亮相上海文化广场,参加第32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音乐剧发展论坛,他认为没有文化个性的音乐剧,即使投入数千万美元也很难吸引观众。

  面对发展状态处于“婴儿期”的中国音乐剧产业,本届“上海之春”音乐剧发展论坛邀请来自美、澳、韩等国家的120余位音乐剧专业人士,为这个“舶来品”的本土化发展和市场化运作出谋划策。业内人士认为,音乐剧产业能否落地生根,关键在于文化方面的对接,无论是引进还是原创,都需要从本土市场的需求出发,找到音乐剧语言和观众文化情感的共振频率。

  不会说故事,千万美元大制作也只能轰动一时

  去年年底,文化广场引进德国音乐剧《伊丽莎白》,这部以德语演唱的音乐剧,不像许多百老汇音乐剧那样拥有巨大的粉丝基础,却因为独特的剧情安排和丰富的历史内涵在连演40场之后收获了几乎“一边倒”的好口碑。在与会专家看来,各国国情不同,观众审美各异,但要制作出成功的音乐剧作品,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懂得用音乐讲故事。《剧院魅影》、《猫》、《极致百老汇》等经典国外音乐剧的制作人托本·布鲁克曼参与了多部中国音乐剧的制作工作,他说:“中国的市场有其独特性,你们已经拥有了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剧院和硬件设备,接下来需要在内容开发方面努力,因为文化产业始终是内容为王。”

  “内容为王”,这一观点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同。参与制作过50多部戏剧作品的兰德尔·艾伦·布克指出,原创内容的缺乏已经是全球音乐剧制作者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今的百老汇也陷入了以大制作、高科技来吸引观众的窘境。动辄几千万美元的制作成本,也只能轰动一时,却没有为百老汇带来更多观众,也无法制作出长演不衰的经典之作。“音乐剧《西区故事》的制作费用只有区区30万美元,却达到了我们现在花费3000万美元也无法企及的艺术高度。中国音乐剧的发展不应该走百老汇的老路,而应该另辟蹊径,用属于中国人独特的讲故事方式,吸引中国观众走进剧场。”

  打造本土产业链,引进和原创需同时发力

  “海外音乐剧如何在本土发展?以前想得很简单,以为如同把生长在野外的植物搬到室内种植,但实际操作起来,才发现有很多困难。”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总裁张哲在论坛上表示,原创音乐剧距离成为一个真正的产业还很遥远。与中国类似的是,韩国的音乐剧市场起步比较晚,直到2002年,韩国才有了音乐剧表演,然而,在短短13年间,音乐剧演出已经占整个韩国演出市场60%的份额。EMK音乐剧制作公司副总裁金智元认为,这得益于他们的“三步走”战略,即引进西方经典、本土化以及制作原创音乐剧。“一开始,我们引进一些西方经典剧目,如《猫》、《妈妈咪呀》等,吸引观众走进剧场,了解音乐剧的独特魅力。但很快,这些剧目就已经不能满足韩国观众的需求了,他们希望看到能符合韩国观众审美口味的作品。”在意识到这点之后,EMK公司开始将欧洲音乐剧本土化的尝试,引进国外的剧本和音乐,在舞美设计方面则加入韩国元素。

  金智元指出,本土化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剧目的选择,这需要音乐剧引进方熟知本土市场和观众的喜好。“我们以前也曾将一些喜剧类的音乐剧本土化,但演出效果并不理想。比如,我们发现,各个国家对幽默的理解不同,但对悲剧却容易产生共鸣。”之后,《莫扎特》《基督山伯爵》《玛丽·安托瓦内特》等本土化音乐剧都在韩国取得了不小的成功。

  无独有偶,日本的音乐剧市场也经历过引进经典和本土化的过程。与会专家认为,中国的音乐剧产业,先从海外引进一些经典音乐剧进行改编,或用中国演员出演海外经典音乐剧,在本土化的过程中打造属于中国的音乐剧产业链,培养专业人才。

(来源:文汇报)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3.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4. 在新长征路上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5.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