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朝家族墓发现东晋金器和“胡人砖”(图)

2015年05月12日11:30  
 
原标题:南京六朝家族墓发现东晋金器和“胡人砖”(图)

  4月份,金陵晚报曾经独家报道雨花台区铁心桥尹西村发现东晋家族墓一事。这一家族墓中到底出了怎样珍贵的陪葬品?昨天下午,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尹西村东晋家族墓的考古成果。记者了解到,这一家族墓中出土了在南京地区非常罕见的六面印、东晋金器和胡人画像砖。

  □金陵晚报记者 于峰

  一字排开的四座墓

  属同一家族

  尹西村东晋家族墓考古工地领队陈大海告诉记者,今年3月24日,在铁心桥尹西村后山头停车场内,挖掘机在取土时发现一道古墓砖墙。雨花台区文化局接到村民举报,随即通知南京市文物局和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在各方配合下,考古勘探于4月6日开始,抢救性发掘工作于4月10日开始,前后持续了一个月时间。

  据介绍,此次考古发掘的四座砖室墓,呈“一”字整齐排列,墓门均朝南,除了一座为长方形且长度略短以外,其余三座砖室墓形制和规模基本相同,都是平面呈“凸”字形的单室券顶墓,长约5.4米,内部宽约1米。

  在四座墓中,考古专家均发现了棺床和祭台,墓后壁正中有“直楞假窗”和“凸”形壁龛,封门前都有斜坡墓道和砖砌排水沟。陈大海介绍,这是六朝砖室墓的典型结构,这应是一组六朝家族墓。

  “一般来说,东晋的家族墓,排在一起的几座墓,其主人应该是平辈,父子的墓不可能并排设置!”陈大海说。这四座墓,由东往西排列,可分别编号为1号、2号、3号、4号墓,其中1号墓主人身份最为尊贵,可能是一位男性官吏,2号墓、3号墓均出土了女子用的首饰。考古专家推断,1号和2号墓同墓坑,可能是夫妻合葬,而3号、4号墓的主人,可能是1号墓男主人后娶的妻子或者侧室。

  六面印透露墓主身份:

  他叫张迈

  专家发现,1号墓保存较为完好,其余三座墓顶部有不同程度坍塌,但都没有遭到盗掘,这在南京地区发现的六朝墓葬中比较少见。每个墓室只能放下一口棺材,已经朽烂光,只剩铜铁棺钉,未发现人骨,其他各种随葬品发现较多,有近百件,以陶质明器和青瓷器为主。

  古墓中最令人关注的,无疑是能够揭开墓主身份的文物,而这种文物往往在六朝墓考古中缺失。幸运的是,考古工作者在1号墓中发现了一枚六面铜印,其六面都有文字,分别是:“张迈”、“张仲人”、“张迈白事”、“张迈白笺”、“臣迈”、“白记”。专家说,这面铜印是墓主人生前用过的,证明他的名字是“张迈”。“仲人”是他的字,“白事”则是信件行文中常用语。

  东晋时期究竟有没有一个叫做张迈的人?陈大海等专家查询了史料,发现还真有!

  《晋书·张光传》记载,西晋时期有个将领张光,早年立有战功,升任梁州刺史。建兴元年(313年),张光在与叛军作战中愤激而死。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做张炅,一个叫张迈。张迈在父亲战死后不久率兵出城报仇,也战死在沙场。

  陈大海说,虽然《晋书》能找到张迈,但这个张迈生活的年代和墓主人张迈还是有差别的,因此还不能下结论说1号墓的主人就是梁州刺史张光的二儿子张迈。

  发现大量东晋金饰小件

  虽然墓主的身份尚需进一步确证,但墓中发现的文物已经足够令专家兴奋。陈大海介绍,“张迈”六面印就弥足珍贵,这是南京考古中发现的第六枚六面印,在全国发现的也仅有十几枚而已,都是东晋的。此印上出现了篆刻史上新颖书体“悬针篆”,艺术价值极高。六面印为私印,有多面印文,用途多样,可证明印主人张迈是有教养的、有身份的士族。

  2号墓和3号墓中出土了大量金饰小件,基本都位于墓主头部位置。这些饰件原本应是成组的,使用了掐丝、焊珠、镶嵌等制作工艺,有鸟、鱼、瓶、花瓣、提篮、方胜等各种纹样。陈大海介绍,南京地区东晋墓中发现的金器极少,此次成批出土的东晋金器无疑具有重要价值。

  铺地砖惊现当时的“老外”

  在1号墓的甬道中,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一枚铺地砖,砖上有一前额突出、鼻子高挺、眼窝深陷的光头人物形象,初步判断这是一个胡人。专家告诉记者,胡人画像砖在南京发现的极少,目前在南京市博物馆举办的海上丝绸之路文物联展中,就展出了一件出自南京六朝墓葬的胡人砖。这种砖头的出现,证明了东晋时就与海外有密切的联系,东晋的南京人对“老外”的长相并不陌生。

  除此之外,此次尹西村六朝家族墓还出土了铜镜、铜钱、滑石猪、料珠、疑似胭脂、铜耳杯、银钗、青瓷香薰、青瓷盘口壶、铜多枝形器等各种文物,从出土物上看,这是近年来南京六朝考古的一次重要收获,对于研究六朝家族墓制度、六朝艺术有重要价值。

(来源:金陵晚报)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3.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4. 在新长征路上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5.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