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浩追忆李可染夫人邹佩珠:最深的印象是她的微笑

2015年05月13日13:52  来源:北京晚报
 
原标题:董浩追忆李可染夫人邹佩珠:最深的印象是她的微笑

资料照片

  本报讯 著名雕塑家、艺术活动家、美术教育家、李可染夫人邹佩珠5月4日在京逝世,享年95岁。昨天下午,邹佩珠生前好友与艺术界人士来到八宝山革命公墓为她送行。

  邹佩珠1920年生于浙江杭州,1938年考入国立艺专雕塑系,1944年与著名画家李可染结为伉俪。在她的积极倡议和参与下,筹建了我国第一所雕塑工厂,即今中央美院雕塑创作室,并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之“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组浮雕的起草和定稿。北京体育馆休息厅的大型浮雕运动员像、北京工人体育场掷铁饼运动员像、安徽宿县烈士陵园的彭雪枫烈士纪念碑雕像等作品均出自她手。作为中国画大师李可染的夫人,她辅助李可染进行中国山水画革新工作,陪伴李可染度过晚年。在李可染去世后,邹佩珠多次向社会捐献李可染作品,仅2009年就一次性向北京市政府捐赠李可染画作108件及书法、水彩画、速写、素描册与收藏画若干件,让李可染的艺术创作为全社会所共享,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尊敬。

  画家史国良在追悼会现场回忆起邹佩珠时对记者谈道,他1978年在央美读研究生班时,时常去邹先生家做客。“她给我的感觉就像母亲一样。”史国良评价邹佩珠作为艺术家的妻子,为了成就李可染的艺术创作,自己舍弃了很多,人格十分伟大,是一个大写的人。主持人董浩对记者表示:“她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永恒的微笑,永远幸福的样子。”

  成长 J227

(来源:北京晚报)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3.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4. 在新长征路上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5.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