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院线真的是“王小帅们”的救命稻草吗

2015年05月14日13:36  来源:文汇报
 
原标题:艺术院线真的是“王小帅们”的救命稻草吗

  原标题:艺术院线真的是救命稻草吗

  从本月初开始,导演王小帅就在为新片《闯入者》的“悲壮”放映东奔西走。导演的呐喊亦带动圈内关于文艺片的生存探讨,轰轰烈烈转眼两周,且远未结束。

  先有一个好消息。5月8日至10日,由上海艺术电影联盟推出的海外影展之日本展在沪上3家顶尖影院内场场爆满,即便80元一张不打折的票价,也没有令人放弃。这让“王小帅们”闻到了一丝春天的味道——艺术电影联盟+专题策划放映,这正是王小帅倡导过的艺术院线模式。

  紧接着又传来一个属于文艺片的“坏消息”。5月12日,《复仇者联盟2》上映首日,票房即达2.24亿元,同一天《闯入者》的收入为8万元,放映14天累计票房不足千万元,院线仍是属于商业片的,毫无疑问。

  如是鲜明的对比似乎坚定了人们对于艺术院线的信念,仿佛它是“《闯入者》们”的乌托邦,会给出足够的空间,成全其票房的最大可能。但也许,理想总归比现实要丰满些。

  市场动力不足,划清界限只能越走路越窄

  当王小帅为文艺片到处鼓与呼时,中国电影资料馆策划人沙丹直言:“一部艺术电影要想在商业院线中挣大钱,说白了,想多了。”既然商业院线容不下,那么艺术院线总该是归途吧。人们普遍相信艺术院线能拯救文艺片,无非也是觉得能提供给艺术创作者们足够的排片量与相应的补贴。但实际上,在国内艺术院线尚不成气候的当下,谈论这些不过是望梅止渴。

  放眼内地,目前能称得上艺术院线雏形的只有两家,一是上海艺术电影联盟,它囊括7座城市的10家影院。根据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协会提供的数据,2014年该联盟共放映40部艺术影片,总场次3350场,票房约500万元。另一家则是北京的“惠民影院”,它有3个加盟影院或院线,每周提供一个影厅进行两场艺术电影的放映。简单计算不难发现,哪怕把这两家联盟的所有放映场次全都贡献给一部《闯入者》,一年的票房收入也许才刚刚抵得上如今在商业院线里两周的成绩。

  曾出演过多部艺术片的黄觉说得很直白:“市场动力不足的情况下,过早建立艺术院线,将文艺片与商业片划清界限,这反而会对艺术电影造成更致命的打击,因为主流院线完全有理由不给文艺片排片。一旦路越走越窄,市场上会形成艺术电影只能待在艺术院线的错觉,到那时,商业院线里文艺片可能连1%的排片都显得稀罕无比。”而这次带着7部日本艺术电影来沪参展的东京国际电影节事务局长都岛信成,也给出一个信息:“日本电影从来没有设立过专门的艺术院线或者严肃电影院线,即便在二三十年前日本本土电影遭遇好莱坞空前打击的时候也没有什么保护措施。有时候,放手让所有电影一起博弈,不是坏办法。”

  欧洲也有“王小帅们”的烦恼,艺术院线救品位而非票房

  票房无法指望,艺术院线还有存在意义吗?来自欧洲的意见是肯定的。

  昨天,象征着电影艺术至高水准的戛纳国际电影节开幕,由欧洲视听观察组织策划的《2014年艺术电影欧盟调查》随之发布。调查显示了欧洲艺术电影、欧洲电影、好莱坞商业片之间的生态链关系。2013年,在欧洲最受欢迎的艺术电影是意大利导演索伦蒂诺的作品《绝美之城》,该片在欧洲有着近170万观影人次。但当我们把它放到更大范畴内的欧洲商业院线里,它的市场地位大幅下降,仅仅排在第23位。同一榜单的首位属于英美合拍片《悲惨世界》,其观影人次达900万。若更进一步把好莱坞影片放进比对片单中,《悲惨世界》的名次落到第18位,此时的冠军是超过2500万人次的“小黄人”《卑鄙的我2》。显然,欧洲艺术电影、欧洲电影、好莱坞商业片之间,有着级数的差异。可见,即便在艺术电影最享盛誉的欧洲,“王小帅们”的烦恼也不是孤例。

  既然欧洲文艺片导演也常为“小众化”困扰,那么风靡欧洲的艺术院线所建为何?调查中有一句话颇值得中国电影市场借鉴——艺术院线的建立并不为了拯救票房,而是为了保证观众的品位。我们为文艺片摇旗呐喊,其实是为了有如此审美需求的年轻人。

(来源:文汇报)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3.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4. 在新长征路上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5.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