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收藏资产化时代:田黄如何投资?

2015年05月16日10:48  来源:福州晚报
 
原标题:艺术收藏资产化时代:田黄如何投资?

  原标题:艺术收藏资产化时代,田黄如何投资?

  石帝田黄,天生就有一股皇家富贵之气。前两年,田黄石行情持续大幅上涨,成为艺术品领域中炙手可热的收藏品种,精品田黄进入千万级行列更是宣告了“田黄时代”的到来。不过由于国内艺术品市场持续低迷,部分藏家和投资者也有些看不清未来趋势,田黄的价格是否已经达到顶峰成为大家心头的一个疑问。

  其实,从历史上对田黄价值的认可度来看,田黄石的价值与历史最高时期相距甚远。史料记载清末民国时期重约二两(旧制,约为73克)的品相不错田黄可以换得福州闹市区一间较好的铺面,按今天的价值换算至少是千万级别的资产。显然以目前田黄的市场价格来看,还远未达到民国时期的高度。而以当前的经济环境与资源匮乏程度衡量,田黄石的投资空间仍可保持乐观。尤其是今年4月,海峡银行与寿山石行业联手推出寿山石质押贷款等文化金融产品,田黄石等资源性藏品开始由艺术资产向金融资产转化,标志着“后田黄”时代来临。

  虽然这几年在国际艺术品收藏市场上也偶有田黄作品出现,但相比同属于资源性藏品如钻石、翡翠等传统的宝石,田黄的活跃度与认可度要远远低于这些宝石。究其根源,除去文化差异这一原因,还由于田黄石资源几近枯竭,为数不多的精品已经大多被各高端藏家长期收藏,不见于市面,家中虽有“美娇人”,却是“养在深闺人不识”。反观宝石类藏品,它们之所以能被国际市场所认可,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其对于藏家而言不仅仅是单纯的收藏品,而且还可成为其金融资产的一部分。传统宝石被各金融机构所认可,质押、典当等业务也都非常地成熟。在过去,这是实实在在成为阻碍田黄石等资源性藏品走上国际舞台的一道“门槛”。而金融与寿山石结合,不仅田黄石将成为最直接的受益门类,更有可能因金融行业的认可而走向国际收藏的视野。

  田黄资产化,投资前景广后田黄时代,重材质亦重人文

  其实,即便在市场最为低迷的时期,田黄仍然是艺术品拍卖市场最热门的板块。据雅昌艺术网数据统计,2014年田黄上拍373件,成交率77.76%,总成交金额2.22亿元,在各收藏品类成交都有不同程度萎缩的情况下,田黄仍连续两年保持这一规模。田黄石市场行情看好,主要因资源为王,而“资源为王”一直是艺术品市场中的隐性规则,田黄石资源日渐枯竭,市场上已经多年不见大块原石,而田黄也逐渐在市场交易中形成稳定的“以克论价”的价格体系。从市场表现来看,品质较高的田黄每克价格集中在5万元至6万元之间,个别顶级珍品甚至在每克10万元以上。同时,在福州,田黄已经具备了较为可靠的鉴定体系,像福建东南拍卖这样的老牌拍卖机构,可以做出对该项拍品从材质到作者的全保真承诺,不论对于个人收藏还是投资,其可靠性有了稳固的保障。另外从资产角度来看,金融衍生服务的配套,使得资源性艺术品的市场价格“有据可依”,更加规范化,收藏和投资也变得有保证。

  另据福建东南拍卖艺术总监夏浈女士介绍,除资源价值之外,艺术、历史、人文价值也在近几年的市场中得以体现:“寿山石雕也被称为‘镣铐上的舞蹈’,尤其是田黄石,当前市场限于原料产出,近几年少有大块田黄石作品,百克以上的作品更是难得一见,所以很多田黄雕刻作品‘惜材若金’,以最大限度保留田黄本身材质为原则。不过即便如此,这些藏品在作品构思、创作上也精妙绝伦,可谓方寸之间有乾坤。投资田黄艺术品,不仅要看材质如何,田黄雕刻的艺术、历史价值可能更受藏家的重视,或许将来这些人文价值会超过材质本身的价值,成为未来田黄投资的新趋势。”据悉,在即将于本周末(5月23日)开始的福建东南2015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中,田黄类拍品的选择即以材质和人文历史价值并重为标准,涵盖清三代、近现代及当代田黄珍品,例如“乘物由心——文房清供专场”中重达714克的田黄石《云蝠纹山子》为清乾隆时期官造作品,与台北故宫所藏田黄山子不论技法风格均如出一辙,抗战时期流失海外,被日本有邻馆收藏,其历史、人文价值无法估量。“尚臻——重要私人珍藏专场”中已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郭懋介(石卿)田黄作品也堪称经典,《布袋和尚摆件》与《香山九老薄意摆件》分别代表了这位当代寿山石雕艺术巨匠在两项重要技法上的精彩呈现。此外,林清卿作品田黄石《秋江送归薄意扁章》、清代田黄石《古兽钮高濑侍郎之章》等藏品也均为材质与人文并重的田黄珍品,收藏价值极高。

(来源:福州晚报)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3.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4. 在新长征路上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5.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