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大型天文仪古法复原成功 枢轮控制系统最难

2015年05月18日10:02  来源:文汇报
 
原标题:宋代大型天文仪古法复原成功 枢轮控制系统最难

  新华社天津5月17日电 (记者周润健)天津科技工作者罗宝琪承担的“大宋水运浑象仪科学复原”项目顺利完成,复原仪器稳定可靠,运转良好。这是我国首次成功再现宋代大型天文仪科学原理。这个项目近日通过由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研究所、清华大学等专家组成的验收鉴定委员会验收。

  项目验收会专家认为,这个模型设备以古代文献记载为依据,用实验考古的方式再现宋代水运浑象仪的科学原理,稳定可靠,运转良好。

  北宋元佑七年,天文学家苏颂成功研制出水运浑象仪。水运浑象仪在北宋元佑七年投入使用,运行34年后被金兵掠走,下落不明。北宋南迁后,多次想重新制作,均因技术问题而未果。近年海外多次重新制作,也不能正常运行。

  文献记载,这台水运浑象仪高12米,底座7米乘7米,由木结构制造,关键机械部分用精铜铸造。全仪共分三层,下层为枢轮报时装置,中层为球形天体仪,上层为浑天仪。全仪都由枢轮带动,24小时运转一周,演示天体周日视运动。《清四库全书新仪像发要》图文并茂地记载了水运浑象仪产生的全过程。

  近年来,日本、英国伦敦博物馆和我国台湾、中国科技馆都曾按照不同比例复原出了水运浑象仪,但均不能正常运行。其中,枢轮控制系统成为最大难点。

(来源:文汇报)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3.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4. 在新长征路上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5.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