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余眜剑“亮剑”苏州 75字铭文完好无缺

2015年05月19日09:58  来源:中国侨网
 
原标题:吴王余眜剑“亮剑”苏州 75字铭文完好无缺

  标题:吴王余眜剑“亮剑”苏州 75字铭文完好无缺【解说】5月18日,苏州博物馆新入藏的吴王余眜剑正式“亮剑”,并与绍兴越国文化博物馆藏的另一柄吴王余眜剑(又称鲁迅路剑),一同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兵与礼——吴王余眜剑特展”。 据了解,苏州博物馆新入藏的吴王余眜剑,长57.5厘米,宽4.8厘米,一字窄格,圆首,圓莖带箍,宽斜从,中部起脊,双刃弧曲,有束腰。保存基本完好。最为珍奇的是,其上铸有两行铭文,每行三十七、八字,共75字,且铭文完好无缺,是目前所见剑类兵器中铭文最多的一柄,【同期】(苏州博物馆副馆长 程义)余眜剑呢就发现两件东西,并且两件东西都是非常奇怪的,铭文特别长,在这个剑没出现之前,那个剑是最长的,它四十多个字,这次发现我们这个七十多个字,这是两件目前,这是铭文第一长,那是铭文第二长。【解说】程义告诉记者,这些铭文的内容非常关键,里面涉及很多吴、越、楚三国之间的交往和打仗,特别是两把余眜剑放在一块,更能够相互弥补,对研究当时的历史和谜团意义重大。 当日的“亮剑”现场,苏州博物馆还邀请了清华大学教授、国家鉴定委员李学勤,北京大学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等十余位国内青铜文物鉴定与研究方面最为权威的专家学者一同见证。李学勤告诉记者,他在北京参与了这把新获得的余眜剑的鉴定工作,对这把剑上这么多的铭文表示惊奇。【同期】(清华大学教授 李学勤)像这样尺寸的,一把并不是最大的,这样一把剑,上边能有这么多的铭文,而且铭文内容这么重要,而且时代呢相对说起来,也是相当的早,在这种类型的剑里面,这个完全出乎想象。【解说】与李学勤的感受一样,李伯谦向记者表示,这把余眜剑是在他印象中,剑上铸着铭文最多的一把,而这些铭文也记录了很多重要的历史。【同期】(北京大学教授 李伯谦)不仅是记载了他的父亲叫什么,他哥哥叫什么,他怎么继位的,然后说他参与了哪些重要的战争,伐麻、伐楚、伐越等等。【解说】据悉,此次入藏苏州博物馆的吴王余眜剑铭文中,工吴王之后的姑雠一词,是第一次出现在铭文中,其含义目前尚未研究清楚,但其读音和“姑苏”有很大的相似度,研究者多以为是姑苏的早期写法,对此专家学者还在进一步论证当中。 记者 王思哲 江苏苏州报道

  关键词:

  分类名称: 文娱前线

(来源:中国新闻网)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3.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4. 在新长征路上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5.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