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升:捐赠博物馆 创办嘉德拍卖

2015年05月22日09:28  
 
原标题:陈东升:捐赠博物馆 创办嘉德拍卖

  原标题:保险之外的陈东升:捐赠博物馆 创办嘉德拍卖

  “我就像一个农民,辛辛苦苦,我用两个字形容我自己:‘隐忍’,就是一个农民扎扎实实22年的耕耘,才能在各个行业里有他的知名度。”

  保险业界熟悉的陈东升,是泰康人寿的董事长。此外,他还创办过两家企业:嘉德拍卖、宅急送。

  近日,陈东升做了一件事,个人出资1亿元人民币在其母校武汉大学捐建了一个艺术博物馆。开馆那天,陈东升还捐赠了一批价值约3000万元的艺术品给博物馆,并由泰康承办首展“聚变:1930年代以来的中国现当代艺术”,启动博物馆的馆藏建设。

  捐赠博物馆是很久以来的梦想

  陈东升到国外参观访问,最喜欢去两个地方,一个是大学,一个是博物馆。

  他觉得,大学里有三个素质要培养:首要任务是学习知识,这是大学生最基本的任务;第二是培养独立思考、具有批判精神的能力,它能让青年人追求科学、民主、自由;第三是培养一种人文情怀。

  “博物馆对培养年轻学生的人文情怀很重要,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斯坦福大学有一个中国艺术馆,全部收藏着中国的书画和古董。那一刹那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只要有机会,我一定要为我的母校捐赠一个艺术博物馆。放眼世界,著名学府都有自己的博物馆,历史底蕴深厚的母校,更应有一座彰显武大精神的博物馆。”陈东升说。

  5月9日,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开馆。博物馆以陈东升的父亲名字命名。陈东升说,一般西方人都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但中国人喜欢用自己长辈的名字,像兆龙饭店也是船王包玉刚以自己父亲包兆龙的名字命名的。“万林也是一个好的名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所以我用父亲的名字。”他说。

  武汉大学内绿树葱茏、新老建筑交相辉映,万林艺术博物馆远望像一块“飞来的石头”,这样的设计,背后的故事是:1983年陈东升大学毕业时,在武汉大学珞珈山顶一块石头上刻下一个“始”字,“激励自己这里永远是开始”,意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陈东升此次的捐赠显得高调一些,他对此有更大的设想,他希望万林艺术博物馆可以“横空出世”,让更多人知道。

  “艺术博物馆是一个建筑,没有内容的建筑,不是博物馆。”他捐赠了一批价值约3000万元人民币的艺术品给博物馆。

  知道陈东升捐赠艺术品,香港某大家族的一个公子对陈东升说,“陈东升你捐艺术品是割肉啊。”陈东升觉得:“艺术品再增值,如果只是馆藏,这没有意义。但如果让人们有感触,这个东西值一亿,我得去看看。”陈东升说,这个感觉非常重要。

  陈东升说:“我有家乡情怀,希望以万林艺术博物馆带动武汉艺术的繁荣。未来,博物馆会有很多内容,成为华中地区的一流博物馆、艺术重镇,是一个标志,从华中到全国,乃至于全球。”

  创办嘉德与艺术结缘

  在艺术博物馆内的展品中,可见到一些嘉德早些年的拍卖品,如吴作人的《战地黄花分外香》,陈逸飞的布面油画《黄河颂》等。

  却顾所来径。嘉德对陈东升的影响不可谓不深。

  回望1992年,官员脱离体制下海潮涌。陈东升在《管理世界》做完500家大企业评选,见识了民族企业的一番新天地,更发现国内大企业与世界大企业间的巨大差距,萌发了创办一家企业的梦想,创办嘉德是他的第一步。

  “嘉德是我事业的起点,也成就了我今天的事业。”——20多年后回首往事,陈东升讲起当年电视里出现伦敦一家拍卖行的拍卖画面——“西方上流社会的一种高雅游戏是那么遥远、那么神秘、那么典雅。”那样的画面与当时的中国情境反差太大,相离甚远,觉得跟我们可能永生都没有关系。也因此,对陈东升的刺激潜藏在内心深处,酝酿出日后创办嘉德的冲动:“如果成功,我就是中国最大的古董交易商,就是上流社会的风云人物;如果成功,我就可以再造中国的文化贵族。”陈东升描述,当内心的冲动和热情遇到了好的想法一定会发酵,随后筹借资本、拿到牌照、组织团队、一槌定音,嘉德盈利。

  1996年,陈东升创办泰康人寿,2003年成立泰康空间,专门从事艺术品收藏和学术研究,“这是公益事业的一部分,代表了公司企业形象,而不是公司业务,泰康坚持按照博物馆的标准收藏艺术品。”“我们按照自己的方式,不高调也不低调,我们自信,背靠这样一个强大的金融企业,我们要把艺术品的收藏跟公司发展关系处理好。”

  陈东升在回顾嘉德20年的书中写到,他一直在克制自己,华尔街有一句名言,“当一个企业老板花大量时间和金钱在艺术品收藏上时,你就要卖掉这家企业的股票”。

  “公司的经营和财务要花在主业上面,董事长的绝大部分精力也是在这个上面,否则这家公司就危险了。至于展览和收藏这样公益性的事情,就交给一个有理想和有抱负的专业团队去完成,而不是由我来做了。”

  “创业22年,我创办了嘉德、宅急送还有泰康人寿,三个不同的产业,不同的企业,三个企业都没有上市。我也不是一个资本运作的高手,从来没有去卖我的股份。我就像一个农民,辛辛苦苦,我用两个字形容我自己:‘隐忍’,就是一个农民扎扎实实22年的耕耘,才能在各个行业里有他的知名度。同时22年带了一帮创业者,跟我一块走。今天有这个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他写到。

  陈东升经常调侃,等退休后一定回到嘉德,因为嘉德是精神的寄托,因为在嘉德,时间和空间才会凝聚在一个点上,他可以跟古人对话,可以跟中国千年灿烂的文化历史、丰厚的文化积淀对话,这是这个产业最伟大的魅力。

(来源:中国保险报)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3.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4. 在新长征路上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5.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