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导演陆帕的《伐木》在北京、天津上演后,“打飞的去看戏”“圈中人必组团‘伐’之”……日前在京津沪演艺界人士社交圈中狠狠刷了一阵屏。名导陆帕把“最难被改编的小说”之一的伯恩哈德作品搬上舞台,5小时的大戏引来各地文艺青年的追捧。且不管多少人真正理解陆帕,满城争捧之风也引发一些反思。
北京市话剧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杨乾武说:“我们的话剧生态面临着结构性的调整,观众和媒体外来强势文化要欢迎也要清醒评析,但我们的文化立场不能动摇,中国话剧要从传统和当下现实出发,这样才会有前途。”
陆帕的《伐木》原作者伯恩哈德批判的是“精英文化”对人天性的伤害,讽刺的是追着《伐木》去的,也恰恰是文艺界的“精英”们。即便对《伐木》的艺术水准赞不绝口,但杨乾武也承认,“《伐木》这部戏,对大部分普通话剧观众而言,根本看不懂”,《伐木》表现出的舞台想象力,导演对风格的追求,甚至音响、音乐的处理方式,都值得国内话剧界学习,即便在欧洲,能欣赏精英话剧的都是小众。
在欧洲国家精英话剧做得让国内专业人士无比钦佩,同时他们的大众话剧也做得很棒。专家认为,“话剧应该在各个纬度上都有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就当下而言,一窝蜂地推崇精英话剧也不行,“雅俗共赏的、大众认同又有内涵的戏才应该成为话剧生态的主导力量”。
近年来,话剧界“媚外”之风有增无减。其实严格来说,文化没有落后与先进之分,杨乾武感叹,我们的古典文化自成一体,有着一脉相承的强大历史文化背景和美学传统。
话剧的创作应当顺应时代,从现实生活入手,产生一种超越传统、也不同于西方的“中国特色”。“先落地,跟生活对话、跟现实对话,我们的话剧创作才有出路。”杨乾武说。
经过多年的市场机制培育,中国话剧观众也越来越成熟。“长期票房飘红的必然都是真正的优秀作品”,反观一些所谓的“评奖作品”,创作观念没有落地,面对市场必然经不起考验,结果只能把市场和舆论阵地拱手让给“伐木”们。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