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兰州6月2日电 (记者 冯志军)历时近3年之久,敦煌研究院所藏的383卷(片)敦煌文献信息数据及图片完成联网登记。这些古籍文献按要求登记了索书号、题名卷数、著者、版本、册数、存缺卷数,部分选登了分类号、版式、装帧形式、丛书子目、书影、破损状况等内容。
敦煌研究院2日发布消息披露,自2012年7月开始,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全面展开以来,敦煌研究院下属的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按照《全国古籍普查登记手册》要求,通过互联网开展古籍普查登记。目前,该院已阶段性完成这项工作。
敦煌文献,又称敦煌遗书,是对1900年发现于敦煌莫高窟17号洞窟中的一批书籍的总称,总数约5万卷,其中佛经约占九成,最早的为前秦苻坚元年(359年),最晚为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
作为甘肃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敦煌研究院藏有5至13世纪的古写本及刻本敦煌文献。这批文献来自土地庙出土、回购、捐赠以及莫高窟北区考古发掘。藏品中佛经写本较多,其中不乏珍本和孤本。
据了解,全国古籍普查登记主要任务是通过每部古籍的身份证——“古籍普查登记编号”和相关信息,建立国家古籍登记制度,加强对古籍的管理、保护和利用。其范围涵盖中国境内各收藏机构或个人所藏,1912年以前并具有文物价值、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献典籍。(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