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地名应纳入城市文化遗产保护

2015年06月05日12:57  来源:河北日报
 
原标题:老地名应纳入城市文化遗产保护

  近日,民政部副部长宫蒲光强调,要按照中央提出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抓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整治“大、洋、古、怪、重”等地名乱象。

  近些年来,在一些地方,地名商业化现象比较普遍,“铜臭味”十足,谁掏银子就可以改换“门庭”,如位于南京鼓楼区的芦席营路名称源自于明代,据传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取名,道路拓宽后以著名的商业巨头金贸公司命名为“金贸大街”,何以如此?原因是金贸资助市政建设,企业还专门在路口修建一座石狮,刻有铭文,以示永久纪念。再如河西新城的“梦都大街”是以南京卷烟厂的香烟牌子命名的。

  因旧城改造,或因企业买断道路命名权,城市含有历史文化信息的老地名的“退位”成普遍现象,近30年来,南京消失了约2000个老地名,苏州有1192个老地名消失,广州2100多个老地名“牺牲”于城市改造中。

  老地名不仅仅是重要的地理信息,更是历史人文的形象记忆,老地名大量消失是城市无形文化资产的重大损失,将老地名纳入城市文化遗产保护迫在眉睫。

  城市是历史的“塑像”,老地名是城市文化的“血脉”,保护老地名就是让城市“血脉”充满活力,源源不断地向未来岁月流淌,从而使独特的城市文化生生不息。而保护老地名的最好方式是让它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如用老地名命名街道、小区、道路、车站等,使老地名真正融入市民生活之中,根植于百姓心中。如果只是在档案馆里保护,老地名的生机活力就会锐减,时间久了必然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

  老地名是城市的记忆。其记忆功能主要表现于两方面,一是激活市民对城市的“家”悠久历史的“寻根”和热爱;二是加深外地人对这个城市的了解和向往。现代人对一座城市的认识,首先是通过旅游“触景生情”的,旅游成了牵线搭桥的“红娘”,而城市厚重的历史文化往往成吸引游人的第一要素。在城市古老历史“构件”中,历史博物馆、文物古迹堪称是硬件,老地名就是软件,共同组成了博大精深的城市历史文化。老地名是城市独特文化的符号,几乎每座城市都有着“一枝独秀”的地名文化特色,老地名恰恰是对这种独特文化的传承,是提高城市知名度,增添城市魅力最好的“老招牌”。

  当下,一些城市老地名的消失主要是人为因素所致,如在城市大拆大建中,名声遐迩的老地名“牺牲”于推土机下。有的城市把公交站点、道路命名当做商品拍卖,地名、路名、街道名、站名商业气味浓厚,历史文化气息则丧失殆尽。所以,保护城市文化,保护城市历史,就要保护好城市的老地名。

(来源:河北日报)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东京奥运会今日看点:中国队向女子蹦床金…
  2. 初心砥柱天地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3.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发布一批干部任前…
  4. 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5. 便民早餐暖胃又暖心(人民眼·人民城市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