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西洋楼成为北京首个公众考古场所

2015年06月13日17:38  来源:中国侨网
 
原标题:圆明园西洋楼成为北京首个公众考古场所

  中新网北京6月13日电 (记者 于立霄)遗址发掘不再神秘,民众可在现场目睹考古全过程。圆明园内的西洋楼遗址作为北京第一处“公众考古”场所,6月13日正式面向社会开放。

  今天是中国文化遗产日,今年活动的主题是“保护成果,全民共享”,推广“公众考古”。“公众考古”通俗解释就是考古大众化,以开放的形式,让民众了解什么是考古。

  在西洋楼遗址考古现场,四周没有封闭围挡,仅设立简单隔离标志,民众可近距离目睹考古发掘全过程。考古专家先用小铲轻刮文物沉积泥土,寻找文物痕迹,再用刷子轻轻扫去泥土,文物轮廓逐渐变得清晰。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圆明园考古研究室主任张中华介绍说,此次对西洋楼的考古挖掘,主要是确定西洋楼遗址精准位置,了解文物遗址保存现状,计划在今年年底实施西洋楼海晏堂蓄水楼遗迹本体加固保护。

  文物部门将力争用3至5年时间,分期逐步开展圆明园遗址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摸清圆明园遗址的整体格局、山形水系和遗址布局,推进圆明园大宫门景区、九州景区等重点区域的考古勘探与发掘。

  此次考古严格按照国际通行的田野考古操作规程进行,在现场具备必要的文物保护及安全条件前提下,游客可以参观并从现场的说明中了解更多的考古知识。

  据介绍,圆明园遗址启动“公众考古”在北京还是第一次,今后北京在积累并总结“公众考古”经验的前提下,对有条件的发掘现场将逐步尝试对公众开放。

  据记者了解,为配合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北京已经启动了68处抗战类文物保护工程,包括宛平城、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房山蒲洼乡兵工厂旧址等,预计投入资金6800余万元人民币。(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东京奥运会今日看点:中国队向女子蹦床金…
  2. 初心砥柱天地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3.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发布一批干部任前…
  4. 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5. 便民早餐暖胃又暖心(人民眼·人民城市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