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神木石峁祭坛遗址开始发掘 距今已4000多年

2015年06月15日15:05  来源:西安晚报
 
原标题:陕西神木石峁祭坛遗址开始发掘 距今已4000多年

  本报讯 (记者张红中 李长江) 昨日,记者从正在神木县石峁遗址进行挖掘的省考古部门了解到,石峁遗址新近发现的祭坛发掘考古工作已经正式启动。据悉,该祭坛遗址经考古专家初步判断为4000多年前人类用来祭祀的地方。

  据介绍,神木石峁遗址新发现的这一处祭坛遗址,考古人员还在遗址里面发现一些玉器和陶器的碎片。经过考古人员抢救性挖掘后,发现了长约10米,宽约1.4米的三面石墙。“这三面石墙围成了一个方形区域,这个区域是祭坛的核心区域,也是这个考古发掘的重点区域。”考古专家说。据石峁遗址考古队工作人员介绍,现场出土的部分陶片虽然很小,但是它有力地证明了正在发掘的这个祭坛遗址,其年代和石峁整体的年代是相同的,所以说石峁遗址从公元前2300年左右一直沿用到公元前1800年左右是有这两重证据做支持的。

  考古专家说:“根据祭坛在石峁遗址的方位以及与外城的距离,判断这是4000多年前人类用来祭祀的地方。祭祀对于史前时期的人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类会将精美的玉器和贡品献祭给他们崇拜的神灵和祖先,祈祷部族的平安。”据了解,在史前时期,祭祀在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高的地位,人们通常会把许多精美的玉器和丰富的贡品献给神灵和祖先。

  据了解,石峁遗址是距今4000多年以前,总面积达到430万平方米。遗址由“皇城台”、内城和外城组成,这个曾经的“石城”寿命超过300年。据不完全统计石峁遗址历年来出土的玉器,数量在4000件左右。这些玉器因为质料精良,工艺复杂,特征显见,被学界命名为“石峁玉器”。石峁遗址在1976年被发现,以“中国文明前夜”入选2012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被认为是本世纪中国最为重要的史前考古发现之一,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史前最大规模的城址。

(来源:西安晚报)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东京奥运会今日看点:中国队向女子蹦床金…
  2. 初心砥柱天地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3.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发布一批干部任前…
  4. 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5. 便民早餐暖胃又暖心(人民眼·人民城市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