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字号首秀O2O“端午礼”

2015年06月21日10:55  来源:中国侨网
 
原标题:百年老字号首秀O2O“端午礼”

百年老字号首秀O2O“端午礼”

林永传 摄

林永传 摄

  中新网泉州6月21日电 题:百年老字号首秀O2O“端午礼”

  作者 刘真真

  悬艾叶菖蒲、佩香囊、饮黄酒、系长命缕……这些被逐渐淡忘的“端午礼”,一直成为了传统文化传承的一块“心病”。即便随着保护文化的呼声愈加高涨,这般古滋古味的礼节细末总也扛不住时尚生活的快节奏,光有“形”没有了“神”。

  换句话而言,传统文化成了一种回忆。

  好在文化向来与经济是欢喜冤家,最后善于大团圆结尾。传统佳节沾上商业气息,完全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只是文化过于“走秀”,又缺乏经济“演习实力”,渐渐地淡出人们视线,从光鲜亮丽的主角,沦为二线配角。

  也就是说,在现代经济市场面前,文化不能单纯的“倚老卖老”了。

  如何挖掘文化,嫁接经济载体,这是众多“老字号”应节产品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紧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植入,泉州老字号“烧肉粽”首秀O2O端午礼,蓝氏钟楼肉粽的掌门人蓝雄辉布线文化礼,凸显区域特色,突围线上线下市场,打造“闽南肉粽”文化名片。

  “触网”,老字号不“老”

  诞生于清光绪十三年间的蓝氏钟楼肉粽,作为中华老字号品牌,历经百年沉浮,成为了“文都”泉州肉粽的一大杰出代表.。传承五代的人文,蓝氏一门的祖传手艺,伴随着泱泱文都的文化涵养,出落成了一种带有浓浓人文色彩的“商业景观”。

  从1988年蓝雄辉接下父辈的蓝氏家业后,这口泉州人喜爱的肉粽就滋生出新的体验:在保有古法炮制的基础上,他在肉粽的口味、品种及制作技艺上做了创新,给肉粽再加入莲子、板栗、虾仁、干贝等干货,成为“蓝氏钟楼肉粽”的掌门人。

  追溯蓝氏根源、唤起端午礼节、传承闽南风味……挖掘老字号和传统文化成为了蓝氏钟楼肉粽最乐此不疲的事,也随着上佳的肉粽品质,传名在近一个世纪的商海里。

  随着全民“触网”时代的到来,在新兴的电商版图上,老字号经济转型蠢蠢欲动,蓝氏钟楼肉粽秉承“弘扬老字号,接轨新时代”的创新精髓,于2013年首现在天猫平台上,并陆续登陆各大主流电商平台,打开了泉州老字号走出去的大门,开拓了老字号“线上生存”的新局面。

  尽管在电商理念中有所感触,却不懂如何操作,这是蓝氏钟楼肉粽踉跄走进电商圈的第一步,但蓝雄辉深知老字号要发展,必须触网。通过反复研究各大平台和同类商品的线上模式,蓝氏迅速招兵买马,组成电商团队,为泉州老字号走出去铺线搭桥,这一步耗费了2年时间。

  成功首现天猫,蓝氏钟楼肉粽旗舰店的线上启动,第一个月的销售量就给蓝雄辉带来了决心和惊喜:泉州老字号风味也可以打出新的名片。随后,蓝氏钟楼肉粽迅速铺开,出现在了京东、1号店等知名电商平台,并以泉州文化为底蕴、老字号文化为精髓,构建蓝氏钟楼肉粽的电商蓝图。

  老字号完美结合电商,蓝氏“杀”出新的发展格局。

  O2O,文化蓝氏“行礼”

  就和众多电商领军人说的一样,未来的生活会呈现出线上线下一站式的模式,于是O2O这个电商新词,被炒热了。蓝氏钟楼肉粽的电商起步不算早,但销售结构完善,在短短的2年时间内,突围全国“粽子网军”,悄然抢滩O2O,开启线上线下的泉州老字号发展新局。

  “赶时髦”?显然,从2014年蓝氏O2O铺线到2015年初见雏形,便可以看出这般举措是精心布局的,并非“跟风”而来的,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这样线下服务就可以用线上来揽客,消费者可以用线上来筛选服务。此外,蓝氏与客户的交易也可以通过支付宝或网上银行来实现在线结算。

  “线上发展,对于老字号而言,打开了销售渠道的同时,不可避免地给线下销售带来了一定冲击。”蓝雄辉说道。

  通过调整销售结构、产品品种等,蓝氏钟楼肉粽在为消费者提供快捷服务的同时,也完善了产品口味,更深度挖掘了老字号文化,并主张电商销售与传统销售零隔阂。

  如今,蓝氏钟楼肉粽的礼盒线上线下一体展现,正在热卖,并通过这种渠道模式发扬了传统的端午礼节,而且只需鼠标一点,保有闽南古早味的蓝氏钟楼肉粽便可突破区域限制,快速送达,献礼传统佳节——端午节。(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东京奥运会今日看点:中国队向女子蹦床金…
  2. 初心砥柱天地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3.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发布一批干部任前…
  4. 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5. “祝融号”火星车累计行驶708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