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和会馆、李小龙祖居保护现状堪忧 文物宣传有待加强

2015年07月01日16:45  来源:羊城晚报
 
原标题:八和会馆、李小龙祖居保护现状堪忧 文物宣传有待加强

  近日连场暴雨让已经有125岁高龄的荔湾区恩宁路八和会馆再次岌岌可危,若不及时维护,有随时坍塌的危险。无独有偶,同样位于荔湾区西关的李小龙祖居近日也传出缺乏维护成为蛇窝的消息。

  八和会馆

  修缮费用高昂

  八和会馆是粤剧艺人的行会,建于1889年,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战机炸毁后,于1946年重建。如今,历经岁月风雨的八和会馆已经岌岌可危。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八和会馆,一楼依然粤韵飘香,但年过八旬的八和会馆“老管家”小蝶姨却忧心忡忡。进入雨季后,八和会馆可谓风雨飘摇,不但墙壁渗水,二楼办公室屋顶的9根横梁已经被白蚁蛀蚀,看似结实的梁木如今大部分已经中空。二楼办公室内摆放着水盆等接水工具,小蝶姨说,一下雨就漏水。

  八和会馆四年前开始遭到白蚁侵蚀,当时屋顶横梁破损,东墙渗水。尽管后来大修了一次,但砖木结构的老房子依旧病根难除。去年,再次出现屋顶被蛀、墙壁渗水的情况。八和会馆请白蚁防治公司前来消杀,但情况依然不妙,“去年这九条梁还没烂得这么明显,现在你看,都快裂开了”,小蝶姨说。

  负责八和会馆白蚁消杀的房屋灭虫工程师陈晓辉也在现场,他说,白蚁已经基本被消灭,问题是被白蚁蛀空的地方非常多,如果不及时修缮,老屋随时有坍塌的危险。

  据了解,八和会馆属于私房,修缮应由业主负责。小蝶姨表示,八和会馆常年对外开放,团体来租场演出,每次只收取几十块钱的水电费,负责管理八和会馆的主席团没什么钱,“连我这个管事的都是义务劳动”,他们无法承担高昂的修缮费用。

  另一方面,八和会馆于2011年9月被评为荔湾区文物保护单位,按照相关文物保护条例,可获得修缮补助。据了解,目前荔湾区文广新局已经介入,6月23日,该局工作人员到现场勘查,其表示,希望八和会馆尽快聘请施工队对破损部分制定施工方案以及预算上报荔湾区文广新局,该局会积极协助修缮。

  李小龙祖居

  争取与业主取得联系

  同样位于恩宁路的李小龙祖居命途更为坎坷。从当年被纳入拆迁范围,到如今被纳入荔湾区文保单位,李小龙祖居终于得以保留。然而,这座百年老屋的保护现状堪忧。

  于伯住在恩宁路71号,与李小龙祖居仅一墙之隔。他告诉记者,李小龙祖居常年大门紧锁,里面杂草丛生,成为长蛇的“安乐窝”。2007年至今,李小龙祖居的蛇频频光顾于伯家,最多一次同时从阳台、厨房爬进四五条蛇,去年更是遇到一条一米多长的草花蛇。

  李小龙祖居位于恩宁路永庆一巷13号,为一正一偏三进砖木结构建筑。该址是武打明星李小龙之父——李海泉旧居,李海泉移居香港后,此屋租给他人。1968年,房屋由房管站接管出租。1978年,李海泉的后人取回产权,成为房管站托管房。后来,相邻的西关培正小学扩建,该址东南侧外墙与学校围墙相接,建筑被包围在学校内。2011年9月,被公布为荔湾区文物保护单位。

  李小龙祖居既然被纳入文保单位,为何一直未见维护?荔湾区文广新局表示,老屋属私人物业,业主移居海外多年,房屋无人居住,门窗锁闭,存在一定的隐患。如果要修缮维护,需根据《文物保护法》第二章“不可移动文物”的有关规定,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由业权人向荔湾区文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批复后进行修缮。该局将争取与业权人取得联系,做好修缮保护和利用工作。

  文保人士:文物宣传有待加强

  老屋破败亟须维修,政府试图介入,但房屋产权人却若即若离。广州市古粤秀色本土文化宣传协会会长杨华辉表示,类似情况令广州文保工作尴尬。很多老建筑的产权人早年移民国外,如今老房拥有多个儿女继承人,由于不知产权如何分割,业主们往往选择把房子丢弃不管。而政府部门也没有足够的维修资金。双方在文物保护方面态度都不积极,导致很多老屋越发颓败。

  更让杨华辉感到无奈的是,很多身在国外或香港的房屋业主得知自己的物业被纳入文保单位后,非但不感到自豪,反而专门跑回来要求政府摘掉“文物”的牌子,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房子卖掉才能“一了百了”,被评为文物后,鉴于原状保护等原则,房子很难卖出去。

  “很多业主的文物保护意识不够。”杨华辉表示,对于文物宣传的力度有待加强。

  另有接近政府部门的文保专家表示,业主对老房负有什么样的责任,相关法规还不是很明晰,“老房子一旦出了什么问题,居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找政府而不是找房子业主。按照《物权法》,房屋出现安全隐患,业主是要担起责任的。在香港,危房不维修,业主是要坐牢的,目前内地没有特别具体的法规约束业主。”

(来源:羊城晚报)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东京奥运会今日看点:中国队向女子蹦床金…
  2. 初心砥柱天地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3.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发布一批干部任前…
  4. 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5. “祝融号”火星车累计行驶708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