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增推小说《抗日战争》 笑称“写作是体力活”

2015年07月02日14:22  来源:中国侨网
 
原标题:王树增推小说《抗日战争》 笑称“写作是体力活”

王树增推小说《抗日战争》笑称“写作是体力活”

《抗日战争》书封

  中新网北京7月2日电(上官云) 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军旅作家王树增推出了自己的长篇小说《抗日战争》,全景式反映了八年抗战,目前该书第一卷已经出版。王树增在接受采访时半开玩笑的表示,写作是个“体力活儿”:“小说的创作经历两个阶段,首先便是史料研读、采访积累,花费很长时间。所有战争的电报我都要看,还必须经过细致的对比。”

  在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王树增著有《长征》等多部小说,曾获得鲁迅文学奖等多个奖项,《抗日战争》属于其“战争系列”作品之一。该书以三卷的恢宏篇幅记录了发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对重大历史事件、战役均有所展现,对敌我双方统帅部的战役计划、兵力部署及战役经过等都做了详尽叙述,特别是对战役结局及经验教训,从军事学术的高度给予分析、总结。

  “这是王树增作品中规模最为宏大、写作最艰难、写作时间最长的一部。”《抗日战争》出版方,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管士光表示,全书刻画了中华民族在战争中自强不息的生动形象,顽强的精神意志贯穿始终,“全书结构坚实、叙述流畅,无疑是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创作品之一”。

  面对赞誉,王树增一直表现的很“淡定”。他说,自己算不得什么军事学家,甚至连学者都称不上,而只是一个普通作家,从事非虚构类文学的创作,“文学是要写人的,分析人的生存状态”。

  “从我的‘战争系列’来讲,每部作品我都会预设主题:《长征》是‘永不言败’,,《解放战争》是写人民的力量。”王树增略显遗憾的表示,《抗日战争》的主题,自己还没能清晰梳理出来,“不过,我希望从中表现我们这个民族不屈不挠的性格,以及之所以有如此顽强生命力的原因”。王树增还盛赞《论持久战》,认为其中的预判十分精准。

  “难度大”是王树增在创作过程中最大的体会。他说,之所以把这部书放在“战争系列”的最后完成,是因为觉得“没有十分把握不敢下手”;“需要查阅的史料之浩瀚,令人难以想象,根本无法穷尽。我想本着对历史负责任的原则,希望尽可能靠近历史的本来面貌”。

  在王树增看来,抗日战争对中国来讲十分残酷,“开战的时候,中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但我们最终取得了胜利。那么我们应该思考,是不是能够通过汲取前辈们的精神营养,让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更实际一些?整部书,表面写的是战争进程,但我希望能给读者以精神上的启迪”。

(来源:中国新闻网)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东京奥运会今日看点:中国队向女子蹦床金…
  2. 初心砥柱天地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3.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发布一批干部任前…
  4. 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5. “祝融号”火星车累计行驶708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