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国家非遗传人帅根元:千年经纬绣挑花

2015年07月20日09:04  来源:中国侨网
 
原标题:86岁国家非遗传人帅根元:千年经纬绣挑花

  中新社合肥7月20日电 题:86岁国家非遗传人帅根元:千年经纬绣挑花

  作者 张俊 徐正莲

  “别人看来不起眼的东西,我却把它看得很金贵。”今年86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帅根元说。19日,安徽望江县鸦滩镇,前来参观望江挑花的游客络绎不绝,而这其中不少都是来找帅根元求一幅挑花作品的。

  86岁国家非遗传人帅根元痴迷于望江挑花。走进帅根元家里,墙壁上挂满了各种样式的挑花作品,有四凤朝阳图、十二生肖图、振风宝塔图等等,这些都是老先生的作品。帅根元告诉记者,他十几岁就接触挑花了,“我的母亲和姐姐都会挑花,我小时候跟着她们后面学,后来渐渐喜欢上了挑花。”

  据帅根元介绍,望江挑花工艺起源于唐朝,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挑花最初用于祈福,后来日渐生活化,才被广泛应用在家居装饰中。“过去挑花图案很少,后来他走了很多地区,才完成了望江挑花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帅根元的孙女帅银波说。

  望江挑花的传统技法分挑、钻、游、织、滚、敲、包、绣8种,仅凭一根针、一绺线就可在青蓝白之间“游刃有余”,这些技法看似简单,实际上非常复杂。“望江的挑花最大的特点就是正反成趣,无论从正面看还是反面看,图案都是一样的,这是望江挑花的独特之处。”帅根元说。

  据介绍,望江挑花在发展过程中,曾经三次进入过北京人民大会堂,成为安徽厅的艺术饰品。帅根元自豪地告诉记者,望江挑花第一次进人民大会堂是1979年,“当时受到时间限制,我们几乎发动了全县的挑花工人来制作,没有暖气,工人就围着火盆,从早到晚整整挑了一天。”

  然而,望江挑花如今也面临着继承发展的难题。帅根元坦言,他一生从事文化工作,年轻时曾担任黄梅戏剧团团长,挑花同黄梅戏一样,都是传统文化艺术,大多数人都知道黄梅戏,却很少有人了解望江挑花。

  为了继承和发扬望江挑花,帅根元已收了超过300名徒弟。“来学挑花的大多数是中年人,年轻人比较少。”帅根元说,民间艺术是群众智慧的结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应该要继承和发扬下去。“现在只要有人愿意学,我都教”。

  帅根元还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挑花公司普遍选择了挑花的欣赏价值作为卖点,主要用作家居装饰。而要想让望江挑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必须要让望江挑花适应现代化的生活。“要再搞大一些,不能局限在装饰,可以做挑花服饰和挑花被,既要发挥挑花的欣赏价值,也要发挥它的使用价值。”帅根元说。

  目前,望江挑花课已经走进当地的职业学校,作为一门传统艺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去关注和学习。望江企业生产的挑花台屏、抱枕、骨枕等也在国内外畅销。望江挑花民俗风情一条街,已成为当地热门的旅游景点,从纺纱、织布、挑花、印染等工艺入手,游客都可以亲身参与。(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东京奥运会今日看点:中国队向女子蹦床金…
  2. 初心砥柱天地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3. 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4.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发布一批干部任前…
  5. “祝融号”火星车累计行驶708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