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妖记》7亿票房才开始盈利 电影产业链中谁是赢家?

2015年07月22日11:39  来源:四川日报
 
原标题:《捉妖记》7亿票房才开始盈利 电影产业链中谁是赢家?

《捉妖记》剧照

  7月21日,《捉妖记》上映六天票房终于突破7亿元,投资人江志强这才松了一口气,因为只有票房达到7亿元之后,投资方才有利润可言。

  在今年火爆的票房数字背后,隐藏着看不见的风险,不少片方亏损在一片“数字繁华”之下。

  谁能赚?低成本黑马是赢家

  由于原主演柯震东涉毒事件,《捉妖记》重拍了一大半戏份,制作成本超过3.5亿元人民币。投资人江志强告诉记者,他这次压上自己所有资产,上映之前紧张到失眠。目前影片票房超过7亿元,外界看来已经是超高的数据了,但对于片方来说,盈利之路才刚刚开始。

  相比江志强,同期上映的《煎饼侠》压力小很多。导演大鹏在上映第一天就公开表示,电影点映结束之后已经收回成本,从上映第一天开始就是纯利润。截至目前,该片票房破5亿元,虽然总票房比《捉妖记》低,但从利润上来讲是今年性价比最高的电影。

  电影挣钱必须满足两个必要条件,一个是低成本,一个是黑马。历数过往影片,《疯狂的石头》、《失恋三十三天》、《泰囧》、《分手大师》、《匆匆那年》、《栀子花开》等影片赚的钱不比大片少。相反这几年投资很大的《一九四二》、《王的盛宴》、《一步之遥》、《太平轮》等华语大片在账面上都有数亿元的票房,但实际上都是亏损的项目。

  怎样算?电影细账是这样的

  电影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首先,投资方要出资,其次,制片方要来生产一部电影。然后,制片方会找发行方,而后者会和各大影院、院线沟通并且确定电影的档期和放映场次。最后,院线和影院负责放映电影。当一部电影最终在院线上映取得票房后,这些公司就要参与分钱了。

  现在中国电影票房分账,首先需要在总票房中扣除5%的电影发展专项基金和3.3%的营业税。剩下的钱当中,作为放映场所的影院拿走50%,院线分账7%,投资制作方和发行方拿走43% 。在这43%里,投资制作方会根据事先的约定支付发行方一笔费用。剩下的钱扣除成本之后,制作方和投资方按约定分。

  以韩寒的影片《后会无期》为例,该片总票房为6.5亿,需要先缴纳3250万元的电影发展基金以及2145万元的营业税。剩下的5.96亿元票房中,院线及影院拿走3.4 亿元,然后需要交给发行方3000万元的发行费,再扣除制作成本5100万元,剩下1.75 亿元。这些钱,才能由制片方和投资方分成。根据协议,制片方博纳影3.4 亿元,然后需要交给发行方3000万元的发行费,再扣除制作成本5100万元,剩下1.75 亿元。这些钱,才能由制片方和投资方分成。根据协议,制片方博纳影业拿走其中的40%,而剩下的60%则由投资人韩寒、方励以及路金波分配。如果几位投资人的钱是来自融资,那将会按照协议进行进一步分配。

  谁笑到最后?地产商成最稳定赢家

  在复杂的分账中,谁会最终受益其实很难说。

  很多人都觉得徐铮执导了票房破纪录的《泰囧》,肯定大赚一笔,但据徐铮透露,当时只是拿了导演片酬,并没有协议分成。同样的境遇还出现在《栀子花开》导演何炅身上,他也只拿“死工资”。不过一旦有演员、导演愿意将自己的片酬融资到影片的最后分成中,就会有大赚一笔的机会。《失恋三十三天》的主演文章、《分手大师》的导演兼主演邓超都是这样的例子。

  “相比电影制作方而言,电影产业最大最稳定的收益方其实是地产商。”这是很多影院经理告诉记者的一句话。因为在影院收走的利润当中,会有接近1/5用于支付场地租金,换句话说,不管影片赚钱与否,赚多赚少,谁能当电影院的“包租婆”,谁就不愁钱。就成都而言,太古里、龙湖三千集、来福士等大型综合体都是电影院的“包租婆”,影院租金是旱涝保收的固定收入。目前全球排名第一的万达院线也正是因为商业地产和电影院结合紧密,自己当自己的“包租婆”,在影院运营成本的控制上让其它影院非常羡慕。

(来源:四川日报)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东京奥运会今日看点:中国队向女子蹦床金…
  2. 初心砥柱天地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3. 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4.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发布一批干部任前…
  5. “祝融号”火星车累计行驶708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