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泛滥的心灵鸡汤是心灵麻醉

2015年09月10日09:03  来源:长江日报
 
原标题:评论:泛滥的心灵鸡汤是心灵麻醉

  泛滥的心灵鸡汤是心灵麻醉

  □ 禾刀(武汉 职员)

  近日,央视著名主持人、资深新闻评论员白岩松推出新书《白说》。新书封面上有段话:“我没开微博,也没用微信。只能确定这本书里所有的话,都是我说的。”事实上,网上流传着不少署名为“白岩松”的言论甚至语录,而白岩松本人早在2013年就曾鉴定过这些语句,称绝大多数不是自己说的。除了白岩松,借莫言、韩寒等人之口的伪名人名言并非少数。“假语录满天飞”,很多名人名言被杜撰、篡改后在网上流行。(9月9日中新社)

  尽管此前白岩松多次澄清,但互联网上假语录依旧不断传阅。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眼球”传播几近泛滥的时代,特别讲究包装卖点,用上名人的噱头,各种熨帖人心的话语也变得“权威”起来。

  事实上,大多数阅读者并不真正在乎名言出处是否真实,这类名言之所以得以大量转发,根本一点在于心灵鸡汤的天然正确内涵对任何人具有“无害”性。比如,在微信风生水起的时代,心灵鸡汤式微信已经在悄无声息中实现了社会角色功能的角色代入。像微信这种私密的社交软件,分享信息是否被关注,也往往意味着一种虚拟的人际互动。爱分享的人,内心不可避免也希望被朋友看到,点赞或是分享,在这样的一种“认可”下,一些轻松的心灵鸡汤往往成为朋友圈畅销品。“无害”性也就意味着传播即安全,温和的心灵鸡汤往往传递正能量,给人鼓励和抚慰,在“言多必失”的训诫下,人们都愉快的加入到鸡汤稿的传播行列中。只不过,套上名人名言的鸡汤,总是让传播顺畅变得屡试不爽。

  面对心灵鸡汤市场如此“爆发式”增长时,我们真正应该反思的或是,这些心灵鸡汤真就是“无害”的吗?社会真的需要这么多的心灵鸡汤吗?法兰克福派哲学家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里就指出,形而上的思考需要对现实的否定。在不断的否定中不断超越和升华,最终凝练出理性的能量。生活中本身就包含酸甜苦辣五谷杂陈,这些思考即便让人有些不愉悦却是十分必要的,但千篇一律的温馨鸡汤显然在消解着思维的能量。

  也许这是技术发展给予我们的新问题新思考,将思维方式的简单化粗暴的归结为鸡汤效应显然也有失公允。但又不得不指出,我们需要警惕泛滥的心灵鸡汤,在潜移默化的吞噬着理性头脑对于这个世界的批评能力。

(来源:长江日报)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东京奥运会今日看点:中国队向女子蹦床金…
  2.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发布一批干部任前…
  3. 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4. 初心砥柱天地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5. “祝融号”火星车累计行驶708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