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县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评剧艺术之乡”

2015年09月15日11:17  来源:中国经济网
 
原标题:滦县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评剧艺术之乡”

  中国经济网滦县9月15日讯(记者陈颐)中国经济网记者在今天河北滦县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滦河文化节”上了解到,经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批准,滦县被命名为“中国评剧艺术之乡”,同时建立“中国评剧艺术研究中心”。这是该县荣获“中国滦河文化之乡”、 “中国皮影艺术之乡”、 “中国地秧歌之乡”,挂牌成立“中国滦河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皮影艺术研究基地”、中国地秧歌研究基地”后,又获得的两项国家级殊荣。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评剧是中国历史悠久、群众基础广泛的传统剧种之一,是我国第二大剧种,源于冀东地区的莲花落,经吸收河北梆子、京剧、滦州皮影、二人转等鼓经、唱腔、动作而创始。滦县是评剧的发源地,评剧创始人成兆才的老师金开福,评剧创始人张德礼、金开芳,评剧洪派创始人洪影等诸多名家都是滦县人。100多年来,经几代艺人的传承发展,评剧从一种简单的民间说唱艺术茁壮成长为全国性大剧种,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评剧以唱功见长,其“依字行腔”的特点,来源于滦州方言,尤其善于发掘当代题材以及表现现实生活。评剧艺术传承和发展脉络清晰,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作品及代表性传承人。评剧在滦州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滦县各乡镇都有活跃的民间剧组、戏班,每年演出300余场。滦县县委县政府积极致力于滦河文化品牌建设,对评剧艺术扶持力度逐年加大,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来源:中国经济网)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东京奥运会今日看点:中国队向女子蹦床金…
  2.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发布一批干部任前…
  3. 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4. 初心砥柱天地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5. “祝融号”火星车累计行驶708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