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宫斗剧十年:顶峰已过 观众更热衷吐槽、考据

2015年12月09日09: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中国宫斗剧十年:顶峰已过 观众更热衷吐槽、考据

  原标题:中国宫斗剧十年:顶峰已过 观众更热衷吐槽、考据

《芈月传》剧照。

  中新网12月9日电 近日,《芈月传》的热播令各种相关新闻层出不穷。8日,《解放日报》刊文指出,在此类电视剧热播的同时,“依然存在题材单一、剧情单一、手法单一等问题,同时在主题方面,却日益复杂化——厚黑学、人性论和反历史,并由此导致种种‘三观’不正确和格调失态等诸多问题”。该言论让宫斗剧再次受到关注。

  事实上,类似的论调并不少见。自2011年前后,宫斗剧大热以来,此种说法便不绝于耳。而宫斗剧更成为国内荧屏的一种现象。

《甄嬛传》剧照。

  宫斗剧十年

  如果要追溯当代中国宫斗剧的历史,我们还需要把视线前移十年。

  2004年,TVB古装剧《金枝欲孽》播出后掀起了一股“金枝热”。有研究指出,该剧中的“后宫争斗”风格是其取得高收视的重要原因,并将其称为宫斗剧的“始祖”。一般认为,国内的宫斗剧皆滥觞于此。

  随后,宫斗剧虽绵延不绝,但其强势显现则要从2010年的《美人心计》算起,之后的《宫》、《后宫》、《步步惊心》、《美人天下》等剧的播出,更呈现出批量化、同质化的趋势。一般认为,此类电视剧的高峰是在多家卫视中反复播出的《后宫﹒甄嬛传》。

  对此,“台湾清宫剧始祖”琼瑶曾这样评价,“港剧《金枝欲孽》是宫斗戏的开始,《后宫﹒甄嬛传》是登峰造极之作”。

  当然,顶峰过后的宫斗剧也并没有消失,至于最近的《云中歌》、《芈月传》等也被认为是延续着宫斗剧的历史。

观众口味愈加挑剔

  这十年中,不只是宫斗剧的发展起起伏伏,观众对待此种电视剧的态度也在改变。

  如果说在宫斗剧刚刚出现之时,还能以其新颖的形式吸引观众的眼球的话,那么到了《甄嬛传》播出的2011年前后,观众就已经“越来越‘重口味’”了。

  而随着《甄嬛传》的成功,观众不再满足只看剧情,他们对古装剧的细节也愈发挑剔。更加专业的观众开始“考据”电视剧中的各种细节。

  例如,在《甄嬛传》热播时,其中的服饰、台词、配乐,甚至食物、药材都受到媒体和网友的关注。进而这段剧中所涉及的这段历史也频频被网友拿出来“考据”。

  而当下正播出的《芈月传》也带热了新的关注点:从“芈”这个字到秦宣太后,又从芈月墓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

  除了“考据”,对于一些不那么成功的宫斗剧,媒体和观众则开启了“吐槽模式”。其中既有对演员演技的评价,也有基于对剧中历史“考据”之后的吐槽。甚至还有媒体专门辟出栏目,关注古装剧中的穿帮镜头。

  一方面是宫斗剧的热播,另一方面是观众对电视剧历史背景的关注与对电视剧本身的吐槽。观众的关注点似乎随着宫斗剧的发展,已经从电视剧本身扩展到了其外延。

(来源:中国新闻网)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东京奥运会今日看点:中国队向女子蹦床金…
  2.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发布一批干部任前…
  3. 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4. 初心砥柱天地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5. “祝融号”火星车累计行驶708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