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小学实验教材“河北版”首发 共20册

2015年12月14日09:24  来源:中国经济网
 
原标题: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小学实验教材“河北版”首发 共20册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4日讯 12月12日上午,《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河北版),在河北省枣强县教育部“十二五”传统文化课题实验区隆重首发,未来河北省各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将有“本”可依。

  据中国经济为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了解,本套教材共有20册,其中小学12册,初中4册,高中4册,专供河北省内小学至高中阶段教学使用。本套教材属《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地区版)序列之一,是教育部“十二五”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总课题组和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科研项目,并由总课题组传统文化教材研发基地——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承担各省教材的统筹、编校等工作。

  据课题组专家介绍,这套教材明确提出以“青少年完美人格”为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明确了不同年级应掌握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深度。如小学低年级段以蒙学经典《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为主;中年级段学习《声律启蒙》《中国古典诗词欣赏》为孩子们奠定诗词美学基础;初中阶段安排了《孙子兵法》《古文观止》等经典,高中阶段则为传统文化通识教育,需更为深入地学习儒家、道家等经典文献另外,该系列教材的研发共用时十一年,并有六年的大范围课程实验经历。

  这套“河北版”教材是课题组专家委员根据河北省的文化,为河北省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而单独研发的。教材将河北省的历史、文化、民俗与艺术并重的地域文化内容,系统地镶嵌于原有国学课程之中,形成一套具有浓郁河北地方色彩的教材,让孩子们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可以更好地认识并热爱自己家乡的文化瑰宝。

  记者看到,在小学12册教材中,每册都有一个地区文化主题。从河北的历史名人、人文古迹、古城古镇,到传统戏曲、民俗、工艺美术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涉及。例如《论语》上册中,介绍的是河北的文学作品与流派。书中悉数介绍了河北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慷慨悲歌——《易水歌》、以及高适创作的雄浑壮阔的边塞诗、悲壮侠义的河朔诗派、以曹操父子为中心的邺下文学等,还有流传千古的“毛诗”、西汉经学大师董仲舒的《春秋繁露》、郦道元的《水经注》等著名作品。而在另一册教材《声律启蒙》中,则介绍了30种河北省的传统工艺美术,其中大多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馆陶黑陶制作技艺、“衡水三绝”之一的侯店毛笔、白洋淀苇编、蔚县剪纸、永清秸秆扎刻、邢窑烧制技艺、衡水法帖拓印等。

  据悉,此套教材将在教育部课题实验区:石家庄市鹿泉区、滦县、晋州、枣强县等地区试用,同时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审备案,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实验范围。

(来源:中国经济网)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东京奥运会今日看点:中国队向女子蹦床金…
  2.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发布一批干部任前…
  3. 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4. 初心砥柱天地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5. “祝融号”火星车累计行驶708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