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明:中西方古籍修复技术比较

2015年12月25日08:18  来源:中国文化报
 
原标题:林明:中西方古籍修复技术比较

  原标题:中西方古籍修复技术比较

展示区内观众与西藏尼木书法技艺传承人现场互动

“古籍保护与现代科技”研讨会现场

林 明(中山大学图书馆副馆长)

  西方与中国古籍修复技法不尽相同,这与中西方古籍的载体形式、记录方式、装帧形式等密切相关,因此在修复工具、修复材料、主要修复技术上存在差别。

  中国古代用甲骨、简牍、锦帛、纸张作为书写材料,而西方文献主要载体也经历了从泥版文献到纸草文献、羊皮纸、纸张的转变。同样是纸张,中西古籍也存在明显不同。中国古籍的纸张是麻纸、竹纸、皮纸、宣纸等传统手工纸,具有轻、薄、软的特征。西方古籍的纸张则比较厚实,和羊皮纸厚度类似,19世纪后期则以机器纸为主,且纤维原料较单一。由于纸张特性不同,中西方古籍的记录方式也有很大的区别。墨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文献记录媒介,书写、印刷皆用墨。印刷采用刷印的方式,字迹清晰整齐,不易模糊,且色泽稳定。西方写本一般以鹅毛笔等硬笔书写,多采用鞣酸铁墨水,这种墨水会随着时间推移变成褐色,甚至腐蚀纸张,使有文字的地方成为空洞。西方文献的印制方式也有别于中国古籍,采用压印方式,以金属雕版、金属活字为主,且实施双面印制,这是中国古籍所用较薄纸张无法做到的。

  除了文献载体的区别,中西文献的装帧形式也完全不同。中文古籍常见线装、蝴蝶装、包背装等。相较而言,西方古籍的结构要复杂得多。以常见的册页装为例,其书身的缀订、书脊的处理、环衬的制作、封面封底的材料、搭头布的缝制等,都有多种方式及样式。破损的中国古籍往往也会出现断线、散叶等结构问题,但因其结构较简单,修复的重点多集中在书页的絮化、鼠啮、虫蛀、粘连、酸化等破损上。而西方古籍修复则重在结构的恢复,包括书帖缝线、脊背处理、封面制作等。

  中西方古籍修复所选用的工具也不尽相同。有些工具是通用的,例如针锥、尺子、剪刀等,但也有一些针对性更强的特殊工具,例如西方古籍修复中处理皮具的削皮刀和皮革打磨器、封面压花烫金等工具。在具体的修复过程中,中西方也需要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修复。中国古籍的纸张纤维,其纸性、纹理、厚度、强度会有所区别,因此在配纸环节要选取与书页质地等相匹配的传统手工纸作为补纸。而西方古籍除了选用纸张作为修补材料外,还要使用皮革、封面布等材料修补封面封底和书背的缺损。西方古籍的环衬,则往往需要用大理石纹纸、各色较厚纸张来修复。此外,西方常以日本纸作为书页修复材料。修复后,中国古籍一般选用丝线装订,而西方古籍则常用亚麻线或棉线缝制书帖。

  总的来说,中国古籍修复包括揭、补、托、裱等纸张修复技法,结构恢复方法较为单一,而西方古籍修复的主要技术除了纸张修复技术外,更多的是结构恢复技术,包括:书芯加固、重做书壳、书壳书芯连接加固、封面皮革加工等。至于修复的原则,中西方已趋于一致,均遵循修旧如旧、最小干预、安全可逆等原则,以恢复其功能和原貌为主。

(来源:中国文化报)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东京奥运会今日看点:中国队向女子蹦床金…
  2.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发布一批干部任前…
  3. 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4. 初心砥柱天地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5. “双减”助力教育良好生态(人民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