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文创企业何以成国际舞台新贵?

2016年01月05日09: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中国互联网文创企业何以成国际舞台新贵?

  原标题:中国互联网文创企业何以成国际舞台新贵

  中新网1月4日电 2015年年末,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中国乌镇举行,来自全球的国家政要以及互联网行业大佬们汇聚一堂,在探讨世界互联网发展秩序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国互联网的强大。在历时三天的会议中,中国的互联网文创企业成为最受瞩目的焦点之一,他们在大会举行的“互联网时代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互联网文化强国”等论坛及活动中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以至于许多国外同行都为这些企业的实力惊叹,认为“中国互联网文创企业具有了极强的全球竞争力!”

  实际上,2015年,中国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文化领域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比如今年的国际并购市场,以游戏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文创企业表现更为抢眼,顺荣三七收购了日本知名游戏公司SNK Playmore,腾讯为了获得新的研发力量收购了Packet Gems,联众为巩固自身智力运动布局收购了WPT,昆仑万维同样为了拓展自身业务收购了P2P公司海淘金,金立科技看到了游戏行业的前景,收购了MMOGA,开始涉足游戏交易领域。上述并购,也使得中国游戏企业在海外的整体品牌形象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因其具有低功耗、高附加值、环保等特点,一直是世界各国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文化创意企业也因其文化属性,在世界舞台上开始发挥出独特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国家间的文化交往,文创企业以其天生的文化优势,不仅起到了文化交流的作用,更对传播本国文化起到了促进作用。这其中,以游戏为代表的互联网文创企业起到的作用尤为明显。据最新的《中国游戏产业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海外出口实际销售收入达到53.1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72.4%。这其中,完美世界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业务范围涵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欧洲、北美、日韩、东南亚建立了分公司,2015年完美世界海外收入约占公司营业总额的四分之一,在中国网络游戏出口中继续领跑。而且,完美世界在进军海外的过程中,更多地采取整合全球资源的方式,巧妙地将中国文化以外国人更易接受的方式融入游戏之中,为提升中国文化的全球影响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另外,随着中国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中国的互联网文创企业在海外推广产品之余,还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日渐承担起更多的文化使者的作用。以完美世界为例,去年,完美世界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推出“文化和睦”项目;与美国多家机构合作,推出“知行中国”-完美世界中美青年菁英项目等。

  2015年,完美世界进一步加大了与国际文化组织的合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外交部、教育部、商务部等多家部委和组织,共同发起“全球青年领袖实验室”计划;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组织了“青年论坛”。另外,完美世界还在全球教育领域展开了一系列合作,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等国际知名学府在科研、数字艺术教育等领域达成合作意向。在这些合作中,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文化传播和教育创新也一直是完美世界关注的焦点。这些合作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国互联网文化创意企业更为强大的实力。

(来源:中国新闻网)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圆梦小康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总书记…
  2.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如何学…
  3. 江苏省委组织部发布一批干部任前公示
  4.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5. 巩固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的好形势(人民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