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渡自传体小说《一百年漂泊——台湾的故事》首发

2016年01月10日00: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杨渡自传体小说《一百年漂泊——台湾的故事》首发

杨渡自传体小说《一百年漂泊——台湾的故事》首发

应妮 摄

  中新网北京1月9日电 (记者 应妮)台湾作家杨渡的自传体小说《一百年漂泊——台湾的故事》8日由三联书店在北京首发。杨渡以“一百年漂泊——台湾转型经验启示录”为题现场演讲。

  该书讲述一个台湾农民家族,从晚清到日据时代,再到光复后国民党主政的七十年,五代人一路走来的真实故事,显现了台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寻常农村生民的社会生活史,透视“台湾经济奇迹”背后台湾农村的生活图景和向工业社会转型的困顿与艰辛。

  三联书店副总编辑舒炜介绍,这本书的大陆版叫《一百年漂泊》,台湾版叫《水田里的妈妈》,杨先生在书的后记中也提到,《一百年漂泊》这个题目更符合他的初心,但在台湾发行的时候,他觉得还是《水田里的妈妈》这样的意向更鲜明。我们觉得两者很难取舍,三联出版的时候为了大陆读者考虑,还是用了《一百年漂泊——台湾的故事》。

  他表示,这本书让人非常感动的是,杨渡重新梳理家族故事的来龙去脉,重新想想自己的父亲、母亲。希望在座各位有空也想想自己父母的故事,如何讲给自己的孩子听,这是非常重要的历史传承。杨先生的笔触是完全文学化的,非常好看,真正提供了一个画面感。

  杨渡在演讲中说,西方工业化的过程用了400年,台湾用了30年,而中国大陆更快,我意识到很多东西都消失了。我拿这本书给小孩子看,小孩子说原来你们以前是这样?因为他成长的时候,很多东西已经完成了,没有体会到农业向工业转型过程中人的艰难、生命的艰难。

  急速发展的时候,我们一直在向“钱”看,很怕自己被遗落在后面,所以每个人都在急速狂奔,很到过去的事情遗忘掉了。无论北京和台湾,都是这样。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和更多的生命能记住自己的家族,从农村也好、从小镇也好,从任何一个地方写自己的改变。

  “我要说记忆对我们这一代人很重要,只有我们这一代可以体会到的从农业到工业到商业的急速转变导致的快乐和痛苦,我们应该记录下来,因为下一代出生时,工业已经形成了,再也不知道如何做对比。我是试着从台湾的角度描写,因为经过那么多长的时间,我终于看清台湾的样子,我觉得大陆也应该尽快记录下来,留下一代人的记忆。”

  在回答“如果大陆的青年们想去了解一下台湾有何建议”时,杨渡建议要到台北,故宫一定要去,在台大附近的一些巷弄里走走;花莲一定要去,到东海岸过一夜听听海,可以听到海浪拍打岩石的声音,那种壮阔是西海岸没有的。

  杨渡,台湾知名诗人、作家。1958年生于台湾台中农家,曾任《中时晚报》总主笔、《中国时报》副总主笔等。2008年起,任“中华文化总会”秘书长,筹办过《两岸汉字艺术节》,筹办两岸合编《中华语文大辞典》,举办两岸大学生书法交流展等十余项两岸文化活动。(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圆梦小康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总书记…
  2.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如何学…
  3. 江苏省委组织部发布一批干部任前公示
  4.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5. 巩固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的好形势(人民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