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嘿,是我"首演:舞台立体呈现 台词十分筋道

2016年01月14日22: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话剧"嘿,是我"首演:舞台立体呈现 台词十分筋道

话剧“嘿,是我”首演:舞台立体呈现台词十分筋道

《嘿,是我》编剧兼导演祖纪妍。

  中新网北京1月14日电(宋宇晟)13日,话剧《嘿,是我》在鼓楼西剧场首演。在演出前,该剧编剧兼导演祖纪妍接受了中新网(cns2012)记者采访,她用一个数学概念解释了这部剧的剧情,“究竟是谁创造了谁?”是这部剧想要呈现给观者的问题。当谈及该剧独特的立体舞台时,祖纪妍表示,这种设计正是借鉴了电影呈现剧情的方式,让戏剧舞台也有了景深。同时她也表示,该剧的台词十分“筋道”。

  莫比乌斯环:是谁创造了谁?

  话剧《嘿,是我》讲述了一个男编剧和他作品中的女角色的故事。剧中,男编剧塑造了一个女服装设计师,而这个服装设计师又在自己的创作中塑造了一个男性模特,而这个编剧可能就是模特本身。

  究竟是这个男编剧创造出了女服装设计师,还是女服装设计师创造出了男性模特?剧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在祖纪妍看来,这二者可能兼而有之。

  祖纪妍用了一个数学概念——莫比乌斯环来形容这种关系:“所谓的莫比乌斯环就是一个正常的纸是两面的,但是如果你把一个单面旋转180°之后接在一块,它其实还是一张纸,但就只有一个面了。而这个面的精巧之处在于,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发展到了另一面,和这个故事一样,你不知道是谁创造了谁,大家一开始都以为是编剧创造了服装设计师,但其实到结尾的时候才发现并不是这样的。”

  她告诉记者,这种类似莫比乌斯环的形态“既是一个理念,又是我们生活的一个现实”。“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对自己的命运和生活是可控的,但其实你会发现总有一只无形的手会把控着你生活的方向。无论你把它(那只无形的手)当作是信仰,还是运气,或其他什么。”她说。

话剧《嘿,是我》剧照。

  台词很“筋道”:想让每句台词都带着文学性的魅力

  谈到这部剧的亮点,祖纪妍首先说到的是,剧中的台词十分“筋道”。她告诉记者,汉语是一种很优美的语言,而戏剧舞台又是最能够把舞台的魅力展现到极致的一个艺术形式。“如果说戏剧艺术不能展现一个国家的语言的话,那么这对国家是一个很大意义上的缺憾。”

  具体是如何“筋道”的?祖纪妍称,有时候演员会将同一句台词做不同的重复,“但是每次重复的重音都不一样就可以传递不同的意思,这样来推动情节的发展”。

  她说:“我想尽量让演员的每一句台词都带着一种文学性的魅力。”

  立体的舞台:让戏剧舞台也有了景深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的独特场景也被看作是一个亮点。用祖纪妍的话说,他们在剧场“能展现莫比乌斯环的立体空间”。

  记者在首演现场注意到,巨大的两个弧形在在舞台中央交叠。而演出中,这些特意设置的场景也成为了推动剧情、表达导演意图的重要工具。

  祖纪妍说,我们设计了十个方案,最后才定下这一个。“我觉得这是最现实,也是最精巧地表达剧本构思的一个版本。它把整个平面舞台变成了一个三维的(舞台),不但有了左右前后,而且有了高低之分。这能够让观众在细节上看到故事倾向于哪一边。当你猛然地发现故事朝着另一个方向转向的时候,你也能在视觉上看到这种转向。”

  这样的立体空间确实让舞台上的维度有了纵深感。祖纪妍觉得,这种设计正是借鉴了电影呈现剧情的方式。“电影跟戏剧很大的一个区别就是它有镜头。他可以代替导演帮助观众选择你看什么。但其实戏剧没有这个东西。戏剧如果用电影的术语来讲,就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大全景。观众自己来选择看到的东西是什么。”

  祖纪妍告诉记者:“这就是说到我一直提倡的一个观念,我一直认为电影对戏剧可以实现反哺。我们想通过舞台的技巧引导观众的视点,让观众的视点能够相对集中地按照创作团队想要的方向来选择自己想看的东西。这样就在舞台上有了特写,有了中景、近景,甚至有了景深。”

  据悉,该剧将于13日-17日19:30、16日14:30在北京鼓楼西剧场演出。

(来源:中国新闻网)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圆梦小康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总书记…
  2.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如何学…
  3. 江苏省委组织部发布一批干部任前公示
  4.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5. 巩固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的好形势(人民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