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片酬总与"烂片"相伴 演员价值评估体系不合理

2016年09月03日09:54  来源:广州日报
 
原标题:天价片酬为何 总与“烂片”相伴

  演员高片酬已经不是一两天的事了,但自从央视最近推出相关报道后,这一话题再次成为舆论热点。有观点认为要对演员片酬进行一定程度的强行干预,但也有说法指出,这都是市场行为,如果投资者花高价钱请到的演员得不到回报,他就是自作自受,下一次就会更加谨慎了,泡沫也就会自己破裂了。因此,演员片酬最终会由市场自行调节,成龙等大多数明星所持的态度就是如此。可是问题来了,目前所谓的市场,根本谈不上健康,反而是畸形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演员高片酬显然就说不通了。

  演员价值评估体系是否合理?

  市场畸形首先在于,行业间各工种的分配差距巨大,还在于一线演员和三四线演员尤其是新演员的差距太大。按理说影视剧的创作必须有赖于导演、编剧、演员、服装、化妆、道具、后期制作等各个环节相互协调配合,是由大家共同完成的一件事,但如今,大家都未能将正确理念贯彻在实际操作中,而是将大牌演员甚至是年轻偶像视为最重要的环节,乃至全部,任由他们拿走几千万元、上亿元,占据绝大部分制作经费。

  但是,这种演员价值评估体系是否合理呢?且不说一些演员片酬在短时间内就得以蹿升,演员之间也存在相互攀比的风气,圈内的一线、二线和N线之间的等级分得很清楚,同级别的演员会互相参考价格,如果有演员的价码上涨,相同等级的演员会跟着水涨船高,否则会觉得面子上过不去。如此一来,整体留给其他工种的经费就更少了,最初在编剧阶段就难以花时间去磨剧本,一剧之本谈不上高水准,后续制作更是难免捉襟见肘,最终只能草率完事,这样出来的作品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这种生产模式自然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生产过度集中,只能用明星作为指标  

  其次,则是前端生产过度集中于某一种产能。有数据统计显示,去年产出的传统电视剧总量在一万五千集以上,网络剧超过一万集,电影则是六百多部,这一方面或许说明我们的市场需求太庞大,而为了在这些剧集中挑出相对“靠谱”的,电视台、视频网站和院线就只能用明星作为指标,对阵容的强调多过于内容,导致明星云集的戏还未开拍就能卖出天价。

  另一方面,落后产能严重过剩,许多产品因为品质太低而没能登上卫视平台和大银幕,或者在院线“一日游”,令人叹息。而恰恰是在失败教训的刺激下,一旦某个作品收视、票房飘红,紧接着必定出现跟风的同类型作品,在投资急功近利、赚快钱的时候,势必会邀请已经被市场验证过的少数成功的演员,或者是有大量粉丝基础的年轻偶像,但实际上这两个群体的总体供给是严重不足的,他们的价钱因此就会很高。道理很简单,如果投资方预期靠一部戏能进账10亿元,就自然不会吝啬花1亿元提高赚钱的成功率。

  题材受限观众选择空间变小  

  最后,题材的受限会造成观众选择空间变小。想当初,电视剧《小别离》在宣传时被有些媒体同行冷眼相待:这年头谁还看海清、黄磊这些中年人演戏?最终它的被热捧也是由于极强的话题性和扎实的质量,但放眼整个市场,敢于走现实主义路子的片子还是太少。因为行内人都明白,如今越是反映现实问题的好剧本,一般越难顺利拍摄,一是审查上有风险,二是对演员要求很高,符合条件的人并不多,假如去拍反映不了真实的“伪现实主义”,也就无法触及社会痛点和观众心灵。两者挤压之下,不少创作者便只能向古代寻找题材了,结果穿越、架空、玄幻题材盛行。

  这一制作难题加上盲目追星,也就形成了无“戏”可看的尴尬局面。对演员而言,没有真正心仪、提升演技的好剧本可选,只能看钱;对观众来说,既然没有好故事和好表演,只能看脸,至少面对漂亮帅气的小鲜肉和小花旦还能让人心情愉悦。

  天价片酬本身就是一个泡沫,必定会破

  所以说,市场畸形了,所谓天价片酬本身就是一个泡沫,并必定会有破的一天,那时候市场就回归了理性。大家会发现,近几年,与天价片酬相伴随的是,“烂剧”、“烂片”的比例似乎越来越高。仅在今年暑期档的小荧屏和大银幕,就有多部明星扎堆但粗制滥造的影视剧遭到网友一致吐槽,现实案例一再证明,经过烂片洗礼的观众审美鉴别力只会越来越高,他们已经开始用脚投票,影视残次品的收视率和票房开始转向惨淡。究其因,制作方重用一些有人气但无演技的明星、将主要资金用于支付明星片酬、注重话题效应却忽视实力提升,可谓“罪魁祸首”。当制作方意识到这一点:作品没有质量作保证,再大的明星号召力都是浮云,还存在极大的风险,届时谁还会在演员身上乱花钱呢?

  另外,制作方也需要大胆起用新人,积极承担为行业培育新鲜血液的责任,而不是一味烧钱砸演员。(曾俊)

(责编:李岩、陈苑)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辽宁省委组织部发布一批干部任前公示
  2. 安徽省委组织部发布一批干部任前公示
  3. 南京:已采集核酸标本500万份
  4. 四平市政协原副主席田野接受纪律审查和监…
  5. 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