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对话传记作家李辉:钟情新媒体退而不休

2016年10月21日13:50 |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小字号

点击进入“文艺星青年”>>

【文艺星青年按】10月20日,是李辉老师六十大寿的正日子,也是他正式退休的日子。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听他讲述自己34年的“纸媒生涯”,意义非凡。

当天不到九点半,李老师就提前来到了人民网。他特地穿了一件红色的毛衣,显得喜气洋洋,慕名而来的“粉丝”们争相凑过来跟他合影,李老师来者不拒,脸上满满的笑容。给“粉丝”签名时,他还特地在日期一行标注写到:“六十花甲之际”。

在一个多小时的访谈里,李老师显得尤为幽默,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来“快快乐乐地去回忆一下过去”。其间,李老师还摸了摸自己不断后移的发际线,调侃“这些年为了写《封面中国》,自己掉了不少头发”。

李老师有不少头衔,最为人熟知的是“《人民日报》文艺部高级编辑”和“传记作家”,而这两个称呼都与他的“纸媒生涯”密不可分。无论是他与冰心、沈从文、萧乾、黄永玉等一大批“文化老人”的交往,还是他在《人民日报》副刊29年的创作经历,从中随便抽出一小段来,那故事都足够精彩,令人羡慕不已。让我们听听李老师自己怎么说。

人民网文化频道:今年4月25日,您曾写过一篇文章《盼呀盼呀,退休的好日子终于快到了》,为自己退休的好日子“倒数计时”。到正式退休时,您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李辉:对于我这种无官无职的人来说,退与不退,状态差不多,但内心还是挺复杂的。毕竟在《人民日报》的大院里工作了将近30年了,想着以后跟很多熟悉的前辈、同事见面的机会少了,落寞感还是会有的。但是就像人生的日历,有的该翻就得翻,心态得从容,不慌不忙地翻过去之后,新的一页会重新开始。

1978年,李辉在复旦大学门口留影

人民网文化频道:您当年是怎么来到《人民日报》的?

李辉:1982年2月,我从复旦大学毕业,先分到了《北京晚报》。1986年,我去外地参加讲座,正巧和当时《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舒展住同一间房,他挺喜欢我,说“我们那缺一个编辑,你要不要来”。我当时没犹豫,答应说“好啊”。要知道,当时《人民日报》文艺部的副刊在全国的影响力是最大的,而且我家当时是“蜗居”,来这里也是因为听说报社能解决房子。

2016年4月19日,文艺部同仁为四月、五月的三位寿星庆祝生日

人民网文化频道:很多人都对《人民日报》报社这个大院很好奇,您眼中的报社是什么样的?

李辉:外面的人会觉得报社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高高在上”的地方,但你生活在这个圈子里,就会发现,《人民日报》很多的记者、编辑,第一,很有水平,第二,读书极多。我和一些老同事们有一个坚持了十年的“茶友会”,虽然大家在一块聊天的时候聊的都是各自感兴趣的话题,但彼此心心相印,有一种共鸣,让你感觉这是一个很温暖的群体。

八十年代,李辉与陈思和看望巴金

人民网文化频道:李辉老师出版过《沈从文与丁玲》《百年巴金——一个知识分子的历史肖像》《黄永玉——走在这个世界上》等多部作品,很多内容都源自于您当年与冰心、沈从文、卞之琳等老一辈文学大师面对面采访交流的宝贵经历。您是如何进入到他们的“圈子”的?

李辉:就是跟他们“聊天”。大学时,因为研究巴金,我遇到了贾植芳先生(著名作家、翻译家、学者),他常常邀我去他家里,给我讲很多民国的故事。从和他聊天的过程中,我知道了“鲁迅文化圈”、“巴金文化圈”等等。来到北京之后,我继续找很多老人聊天,后来出了一本书,书名就叫《和老人聊天》,里面有与沈从文谈巴金、与巴金谈沈从文、与冰心谈巴金等等,全都是用聊天的形式记录下来的。

八十年代,李辉采访巴金

(责编:汤诗瑶、陈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