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围炉夜话":盘点名人冬日最爱暖心菜 苏轼莫言也是美食家【2】

2016年10月25日08:17 |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小字号

朱自清:父亲筷子掉下来的热豆腐

《冬天》节选: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豆腐,看似质朴而简单的美食,清淡却令人难忘。在寒冷的冬日,一家人围在火炉旁,吃着涮锅,品着热乎乎的豆腐。令人怀念的也许并不是豆腐本身,而是亲人团聚的喜悦。文品如人品,朱自清的文风就如同他的为人。他的散文贴近生活、富涵感情,却又不瘟不火、清新自然。

梁实秋:怀念糖葫芦

《雅舍谈吃》节选:

夏天喝酸梅汤,冬天吃糖葫芦,在北平是各阶级人人都能享受的事。不过东西也有精粗之别。琉璃厂信远斋(始建于乾隆五年)的酸梅汤与糖葫芦,特别考究,与其他各处或街头小贩所供应者大有不同。 北平糖葫芦分三种。一种用麦芽糖,北平话是糖稀,可以做大串山里红的糖葫芦,可以长达五尺多,这种大糖葫芦,新年厂甸卖的最多。麦芽糖裹水杏儿(没长大的绿杏),很好吃,做糖葫芦就不见佳,尤其是山里红常是烂的或是带虫子屎。另一种用白糖和了粘上去,冷了之后白汪汪的一层霜,另有风味。

每当提起冰糖葫芦,很多人就能回忆起自己的童年,那又酸又甜的味道,至今记忆犹新。每到冬天,不论城市还是农村,总能见到卖冰糖葫芦的小推车,红彤彤的山楂在糖膜的包裹下格外诱人。与俩仨好友一起,各自买上一支,咬上一口,嘎嘣脆酸中带甜,唇齿留香。梁实秋自嘲嘴馋,一生中写下无数谈吃的文章,这些文章带有浓浓的故土情怀。一代散文大师梁实秋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舌尖上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和记忆的味道。

白先勇:家乡的味道——桂林米粉

《少小离家老大回:我的寻根记》节选:

桂林米粉还真充满了无敌的诱惑。尤其是干捞粉,米粉圆而润滑,肥而油亮,口感鲜嫩而又韧性。那金灿灿的锅烧,入口又香又脆,加上一些卤牛肉片,然后根据各自口味撒上葱、蒜米、香菜、酸菜(一般有豆角酸、竹笋酸和泡菜酸)和红辣椒。那种辣香味你在外地是绝对找不到的。

著名作家白先勇在他的小说中时常回忆家乡,字里行间透露出他掩饰不住的思乡怀旧之情。在家乡的味道中,最令他难忘的便是桂林米粉。白先勇曾说过:“我回桂林时,早餐去找米粉吃,中午吃米粉,夜晚吃米粉,消夜又跑出去吃,一天吃三四次!”从一口米粉,品尝了人间的酸甜苦辣。

莫言:美食中的“幸福感”

《会唱歌的墙》节选:

第二天,单位果然宰了一头大肥猪,肉被切成拳头大的块儿,红烧了半锅。馒头是新蒸的,白得像雪花膏似的;猪肉炖得稀烂,入口就会融化。啥叫幸福?啥叫感激涕零?啥叫欣喜若狂?这就是了。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莫言在回忆起当兵的日子时,令他最难忘的便是烧猪肉。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碗热腾腾的烧猪肉,它不仅是解决温饱的食材,也是他年少时“幸福感”的来源。

李碧华:恩爱“小团圆”

《饮食档案5:红袍蝎子糖》节选:

在香港地铁天后站电气道一带,有家热闹的小店,他们的酒心姜汁汤圆实在很不错,馅儿心是麻蓉加上玫瑰露酒,泡在姜汁糖水中的。咬开柔韧的外皮,酒和姜的独特芳香,令人微醉又乍醒。这设计很有一番心思。汤圆虽是平凡的小点心,但它密实、圆滑、可咸可甜。它在芸芸众生里,活得平安,既成不了被弹打的出头鸟,也不必面对大风大浪大起大跌。汤圆,就是现世凡尘里,一种及时珍惜的恩爱小团圆呢。

香港作家李碧华,她的作品从《霸王别姬》到《胭脂扣》文字一贯尖刻泼辣。但谈到美食,你看到的文字一定是色香味俱全,随心而有深意。冬日里,最暖心的甜品莫过于汤圆,既暖胃又暖心。一口香甜,将冬日里的严寒一并驱走。

结语:能够将一日三餐吃出趣味,不惧时间的沧桑流变,这才是“美食家”的最高境界。

友好提示:

本文为人民网文化频道官方微信号“文艺星青年” (wenyixingqingnian)出品,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谢谢合作!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文艺星青年”。

精彩推荐: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从诗词中再“出发”

纪念鲁迅逝世80周年 课本之外的鲁迅曾当过设计师[图]

(责编:汤诗瑶、陈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