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上的守望者

周飞亚

2017年04月25日05:1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岛上唯一的守望者,是自己的良心。

  《守望之心》是美国女作家哈珀·李有生之年出版的第二部小说。而第一部,自然就是她那本享誉世界的《杀死一只知更鸟》。

  两本小说的出版时间相隔了半个世纪,在这50多年间,哈珀·李一直拒绝任何采访和社会活动,并宣称不会再写第二本书。这使得《守望之心》的面世,充满了传奇色彩。2015年小说在美国出版时,立刻成为当年出版界的话题,日销量达到10万册。2016年,作家在隐居的家中去世,仿佛有种冥冥中的力量,让她在离去前再度见证了自己小说的辉煌,不带一丝遗憾。2017年,由译林出版社引入的中文译本也终于跟读者见面。

  《守望之心》在内容上可以说是《杀死一只知更鸟》的续篇,以女主角斯各特成年后的一次返乡探亲作为开端,其中穿插了大量的童年回忆。然而,它的创作年代其实比后者要早。据说,这本书当年曾被出版社退稿,在编辑的建议下,作家以手稿中的童年片段为基础,重新创作了《杀死一只知更鸟》,果然大获成功。于是,不被认可的旧手稿就被封存起来,日子一长,便不知所踪。不料,在她晚年的时候,手稿重新被找到,出版后还引起了如此大的轰动。

  无论是对于作家,还是对于读者,这都是一种幸运。在两个文本互为对照的“复调”式阅读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一部经典的创作轨迹,故事是如何生长,角色是如何丰满,人物和情节又是如何取舍……

  《杀死一只知更鸟》以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南部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和哥哥的成长历险,以及他们的律师父亲阿迪克斯为黑人辩护的办案故事,从儿童的视角触及了种族问题。小说在美国文学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它创造了一连串令所有作家艳羡的成功纪录,在出版后的第二年获普利策奖,第三年改编为同名电影,捧回了三项奥斯卡金像奖,迅速成为美国当代文学经典。据一项调查问卷显示,它在美国的影响力甚至可以直追《圣经》。

  但是,与此同时,严肃文学圈对这部作品的评价却一直相当微妙。不少批评家仅仅把它定位为一部儿童文学,比如作家奥康纳就曾不客气地评价说:“买了此书的人都不明白他们捧读的是一本童书,得有人说出真相。”

  的确,这部小说酷似童话。孩子的视角,成长的主题,都迫使作家不得不放弃复杂的讲述,只突出了童真的良知。这是小说的动人之处,然而,也正是因此,人物和内容都略显单薄。种族问题的复杂性,人性心灵深处的复杂动因,小说都略而不谈或轻轻带过。

  阿迪克斯被塑造成一个道德上的完人、孩子心目中的英雄——因为替无辜的黑人辩护,他与镇上的居民产生了冲突,甚至差点被杀死,却对斯各特说,这些人是我们的朋友,只是与我们观点不同;原告尤厄尔是个酒鬼、无赖,当众羞辱阿迪克斯,吐了他一脸唾沫,他却说,这样也好,尤厄尔冲着我发泄了怒火,回家就不会再去折磨他可怜的孩子了。这样的形象固然令人感动,但也让人不禁疑惑:阿迪克斯的善良和宽容是怎样形成的?他也是土生土长的南方小镇人,为什么单单他没有种族偏见?

  《守望之心》恰好弥补了这种单薄。在这部小说中,天真的悲悯之心不得不向复杂的现实让步。成年后的斯各特回到故乡,发现阿迪克斯竟然反对给予黑人选举权。斯各特感到难以置信,心中的偶像坍塌了,她陷入极度的失望与痛苦,家人之间也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在这里,老年的阿迪克斯被“拉下神坛”,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有缺点,也会妥协,人性的复杂和矛盾性,在他身上展露无遗。

  但是,《守望之心》并不是对《杀死一只知更鸟》的颠覆。阿迪克斯仍然是那个正义、理性的父亲,只是,面对复杂的社会历史环境,经过了漫长的内心变化,他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感到世界被颠覆的,是斯各特自己。这是她的“二次成长”,也是她的成人礼。一直以来,她都是在以自己想象中的父亲的准则为自己的准则,将自己的理想主义投射到父亲身上。这样一位父亲,是不能有任何瑕疵的,她从未意识到他其实也是个普通人。最后关头,叔叔杰克的话点醒了她: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岛上唯一的守望者,是自己的良心。这一刻,斯各特终于理解了父亲、原谅了父亲,也终于从那个在精神上依附于父亲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福克纳曾说,好的故事只有一种,那就是关于人类的心灵与其自身发生冲突的故事。《守望之心》的主题,恰在于此。对心灵的关注,赋予了它某种深度和厚重,这是《杀死一只知更鸟》中所没有的;当然,公允地说,单单看《守望之心》,故事情节是不够丰满的,如果没有《杀死一只知更鸟》互为补充,这本书也许不会对读者产生这么大的吸引力。读完小说,我不得不佩服当年那位出版社编辑的卓越眼光。他对《守望之心》的评判或许过于严苛,但正是这种准确的判断和建议,成就了一部经典。


  《 人民日报 》( 2017年04月25日 24 版)
(责编:崔东)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兼容并蓄 深度融合 鸿蒙让万物互联时代…
  2. 回放: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
  3. 湖南省委组织部发布一批干部任前公示
  4.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5. 楼阳生当选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