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勃朗的光与影

赖 睿

2017年07月06日05:3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双眼被阴影覆盖的自画像
  伦勃朗

  作为世界三大名画之一,荷兰画家伦勃朗·梵·莱茵1642年创作的《夜巡》(De Nachtwacht)从不乏话题。这是当时为阿姆斯特丹城射手队成员画一幅群像的订件。伦勃朗在构图上一反陈规,画面采用接近舞台效果的手法:光影明暗对比强烈,每个人都在画面中,却错落有致。独特的构图和色彩及明暗的处理,塑造出一种紧张、神秘、动感的队伍出行氛围。然而顾主们却很不满意,因为每人支付了相同的钱,画面却没有为他们安排相同的位置和清晰程度,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口水仗,也让画家身陷窘境。

  在经历了耻笑、切割、烟熏等遭遇后,这幅《夜巡》终于让世人意识到——谨慎的亮色使用、独到的光线布置,使得画面充满了戏剧性色彩,令人惊叹。300多年过去了,这幅作品如今是荷兰国立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进一步成就了伦勃朗“光影大师”美名。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伦勃朗和他的时代——美国莱顿收藏馆藏品展”,迎来了70余件荷兰黄金时代的真迹作品。站在真迹前,很难不被荷兰画派笔触里细腻真实的质感所打动。这是一次难得的集中面对伦勃朗和荷兰画派真迹的机会。

  这次展览中,可以看到一幅伦勃朗的自画像,是创作于1634年的作品——《双眼被阴影覆盖的自画像》。这幅画是在他刚刚离开故乡来到阿姆斯特丹不久后创作的。画面中,伦勃朗把自己描绘成自信的年轻人,直视前方,贝雷帽的波浪状帽檐给他的双眼蒙上了一层阴影。老式的服饰,透露着一股传统的学者风范,明暗效果让人觉得画中的形象真实可感。站在这幅作品前,观者可以与画家四目相交。

  在63年的生命里,伦勃朗留下了100多幅自画像,这个数字非常惊人,在艺术家中,很难有人出其左右。伦勃朗把自己当成画面模特,反复捕捉表情以磨练画技,反复进行光影明暗的尝试。此外,伦勃朗的自画像还多了几分自传色彩。他一生留下的文字资料很少,后人可以从自画像中搜寻他的故事。

  策展人劳拉·耶格尔说:“伦勃朗是改变艺术史上人物肖像绘画的一位先驱。他的绘画并不是表面地描绘人物的外貌,更重要的是他的画作中有对人物内心和精神世界的探索,他一生画过100多幅自画像,是画自画像最多的一位画家,可以说他在用这样的方式不断地去探寻自己的内心。”

  伦勃朗善于利用光线塑造形体,通过光线的明暗对比来处理画面,创造出用黑暗来表现光明的“紫金色黑暗”的独特艺术风格。时至今日,“伦勃朗式布光法”依然对绘画和摄影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责编:冯人綦、崔东)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回放: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
  2. 兼容并蓄 深度融合 鸿蒙让万物互联时代…
  3.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4. 楼阳生当选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凯当…
  5. 湖南省委组织部发布一批干部任前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