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

凸凹33年创作汇成八卷本文集

2017年09月27日08:22 | 来源:北京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凸凹33年创作汇成八卷本文集

凸凹是北京土生土长的作家,《凸凹文集》日前由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8部近300万字的这套文集引起了文坛的广泛关注。凸凹坚守京西,放眼世界的独特创作姿态,在当今文坛甚至变成一个特别现象。

盘点30年来的文字的时候,凸凹就像一个将军一样在展示战利品,充满了自豪感。这套文集收入他所有公开发表的作品精选集,包括中短篇小说集《在场与及物》、散文集《与生活言和》、小品集《天赐格言》、随笔集《沉潜于言说》、书话集《与书微语》、札记集《西典新读》、笔记集《纸上的乡愁》和杂著集《岁月留痕》。

凸凹说,他一方面继承了父辈对大自然、对土地的睿智,另一方面也从大量的阅读中,找到了写作支撑。凸凹的爷爷没有文化,却悟出了无数人生的道理。当年凸凹写作总不出名,爷爷安慰他别发愁,“羊就在阳坡的中腰吃草,山顶是苦寒之地,羊不爱到高处去……人也不要急于到高处,人在低处,抬腿就是登高,人在高处,伸腿就是低就。”而凸凹的父亲当上村支书,绝不同流合污,他的人生智慧同样来自大地,“人不要怕身份低,负重者身低。”父辈对大自然、对土地的深切情感,让凸凹对京西、对房山的乡村书写有一份特别的坚持。“建立‘纸上乡愁博物馆’,把农村伦理、道德、风俗,以及情感方式、生活方式,在纸上留下来。”凸凹有一个宏愿,也许看不到原始的土壤了,看不到旧时的土井了,但这些朴实、厚重、美好的东西不能流逝,“在我的书里一样有闪着土井的波光,冒着炊烟的土屋。”

凸凹书写乡村几十年,他的读书随笔也坚持写了几十年,他推出的名著新读的阅读工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已坚持三十年,即便在现在也会每年重读经典名著,他目前手头上正在重读的正是《蒙田随笔》《卢梭评判让-雅克:对话录》等,“以现代眼光反观名著,也让名著反过来滋润自己。”

对凸凹的几十年创作,文坛人投来的目光充满了敬意。文学评论家李敬泽说,“凸凹一手小说一手散文,创作出了这么大量的作品,从中可以看出,他对写作有着全力以赴的态度。从文本内部来看,他如此耐心、如此执着、如此专注地书写着中国的乡村,把中国乡村近40年来的历史变迁、近40年来的经验和记忆生动地记录了下来。”他认为,凸凹是一个有“根”的作家,他的“根”永远扎在房山这块土地上,他的写作是从“根”上生长出来的。但凸凹又不仅仅是一个乡土作家,他也“洋”得很。“既立足于乡土,又有着那么广阔的世界文学视野和背景,这就是凸凹的复杂性。”李敬泽说。

还有评论家认为,与回望式的田园牧歌书写范式不同,凸凹既看到了生活的美,也发现了生活中的恶,但他认为大地所滋生的哲学应该是“感恩、和谐和自足”。凸凹所书写的这些“大地智慧”貌似不那么现代性,然而它们又与当下社会构成隐秘的对话关系。

(责编:艾雯、吴亚雄)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