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现代戏《西京故事》剧照 |
京剧《秦香莲》剧照 |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文脉中有特殊地位。无论从文化传统的继承还是文化建设的角度,戏曲都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中华文化和艺术的卓越代表
戏曲有悠久的历史,并且始终在中华民族文化创造中占据重要位置。尽管戏曲迟至两宋年间才诞生和成熟,却迅速成为中国文化的卓越代表和社会各阶层最喜爱的艺术娱乐方式。
戏曲广泛汲取与吸纳了其他成熟艺术门类的精华。中国的音乐、舞蹈在先秦已高度发达,两汉时期造型艺术进入成熟阶段,各种杂技、魔术类表演节目和歌舞小戏也出现在全国各地,隋唐以后逐渐形成了城市娱乐市场,以说书讲史为特点的叙述性说唱艺术活跃其间,吸引了无数观众。而戏曲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把这所有成熟艺术融于一身,熔铸为集“唱念做打”为一体的高度综合性艺术。
提起戏曲,我们的记忆里就会响起那些耳熟能详的唱段,比如京剧《秦香莲》的“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上”,越剧《红楼梦》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黄梅戏《天仙配》的“夫妻双双把家还”。我们仿佛看到演员们轻盈的圆场、翻飞的水袖、英雄的起霸(戏曲表演程式之一,即武将上阵前所做的整盔、束甲等一套舞蹈动作)和少女的兰花指,还有武戏演员们精湛的功夫。这些高度技巧性的表演手段,都被戏曲巧妙地运用于表现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和感人至深的人物命运,因此才能让欣赏者为戏曲的魅力所吸引与感动,并同时获得各门类艺术全方位的享受。历史上,戏曲靠这样的优势,吸引了许多优秀的人才投身于戏曲的创造性事业中,涌现出大量代表中华民族艺术创作最高成就的经典作品。
中国地域广袤,山川交错,地理环境千差万别,文明进程中自然形成的地域差别,营造出语言声调、生活习惯、性格特征等方面多样化的丰富文化景观。戏曲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数以百计的剧种,其中既有在全国广泛传播的昆曲、京剧,更多的还是为当地民众偏爱的地方戏。它们遵循戏曲的普遍规律,在音乐、表演上又各有特色。其中,西北的秦腔、西南的川剧、岭南的粤剧、华北的梆子(包括豫剧、晋剧等),长江流域的汉调、徽戏,都有数百年历史。晚清民初从民间小戏演变成戏曲的剧种有江浙一带的越剧、安徽一带的黄梅戏,还有北方的评剧、华中的楚剧以及更具民间性的花鼓、秧歌、花灯、采茶……它们都有各自的传播范围,有的甚至在当地可与京昆抗衡。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戏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表现手法,具有完整的表演美学特征,在实际演出中与观众长期互动,建立了与民众情感世界的密切关联,成为中华文化极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形态。
族群文化记忆的核心与基础
戏曲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浓缩与结晶。戏曲不仅在艺术形态与表现手法上是民族的,更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思想文化发展优秀成果的载体。戏曲不仅是戏剧家表达思想感情的手段,更凝聚着社会普遍认同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所以在中国,戏剧既是万民参与的娱乐形式,更是族群文化记忆的核心内容与坚实基础。
戏曲史上那些杰出作品所包含与传递的精神文化内涵,在传播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观众,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建构中起着重大作用。中国传统戏曲一直在传递以忠孝节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念,鼓励每个人在追求人格健全与道德完善的同时,讲奉献,讲牺牲,舍己为人,崇善弃恶,更有对丰富情感生活的积极追求。
戏曲不是机械化、原则性地将这些抽象道德理念硬塞给欣赏者,它通过鲜活生动的故事内容与人物形象,凝练而传神地表现中华民族共同接受的伦理道德观念时,对生活深刻而生动的表现,必定触动欣赏者的情感与心理,使戏曲经典作品的功能,远远溢出伦理道德理念单纯的阐述与传播。一方面,它利用精彩的舞台表达,让欣赏者在感动中自然接受了传统伦理道德理念,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优秀的戏曲艺术作品总是让我们看到社会生活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同时自然就包含了伦理道德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戏曲题材广泛,既有厚重的历史叙事,也有温婉的情爱波澜。从先秦到当代,几乎所有中国历史上政治军事领域的重大事件,从武王代纣、楚汉相争、三国纷乱、隋唐水浒直到明清之际的社会动荡,都在戏曲作品的叙述范围;而哀婉悱恻的爱情悲剧如《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等等,更是跨越时空的杰作。优秀的戏曲作品充满奇谲瑰丽的风采,《牡丹亭》的女主人公杜丽娘梦境中相遇的柳梦梅走进了现实,《探阴山》里包公出窍的魂灵遥视自己的身躯,《情探》里敫桂英愤而自尽为的是请判官替她主持公道……这些都是令人惊异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当然,戏曲里还有风趣幽默和滑稽调笑,有豪情万丈和义薄云天。戏曲塑造了那么多性格鲜明的人物,这些都是民族记忆的重要内容。
开放、宽阔、善于取长的艺术样式
在不同时代,戏曲都有极具时代性的创造。高则诚改编的《琵琶记》,是元末明初时重要的戏曲作品。作者深知文艺作品“乐人易,动人难”的道理,他通过汉唐年间就广泛流传的蔡伯偕、赵五娘故事,深刻揭示了士子在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选择,体现了强烈的人文关怀。明末清初,国破家亡的惨痛经历,催生了中国文化史上最具震撼力的戏曲经典,李玉的《千钟禄》借明初朱棣之乱,写汉建文帝在大势已去时从南京城仓皇出逃,他“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身似闲云野鹤,心同槁木死灰”,触发了无数观众的情感共鸣。无名氏的《铁冠图》直接描写明亡的经历,其中《刺虎》一折是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最钟爱的剧目之一。更可贵的是,它们和《长生殿》《桃花扇》一样,不仅擅长于在宏大的历史背影和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里刻画戏剧人物,还包含了对国家兴亡内外部复杂原因和历史教训的深刻揭示。
当下,戏曲依然是中国人喜爱的舞台艺术样式,并且在海内外获得高度情感认同。戏曲对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贡献一直可圈可点。近年来,像秦腔《西京故事》、豫剧《焦裕禄》这样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优秀作品,都是当代文化建设的突出成就。
戏曲有许多值得骄傲与自信的优点,特别是它发展成熟的速度非常快。从整体上看,两宋年间才成型的戏曲,只过了百来年左右就进入了它第一个全盛时期。具体到单一的剧种,京剧从诞生到享誉全国只不过半个世纪,越剧从诞生到全盛只用了30年。这是由于戏曲艺术家们善于学习与吸收,不仅善于取其他艺术门类的优长为我所用,也善于迅速将其他剧种的艺术成果有机地化入本剧种整体美学架构;不仅善于继承自身的历史经验,同时也善于继承其他艺术门类的遗产甚至全人类的艺术创造。这一特点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宽阔的文化胸襟,是中国能够在近现代以来迅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文化基因。
戏曲史上留下的丰富经典作品是民族文化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说民族文化的深厚积淀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那么,戏曲凝聚了传统艺术之精华,无疑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戏曲的传承与发展,是当代文化发展与建设的核心课题之一,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戏曲必将做出新的伟大贡献。
(作者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