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称王时代:这些年,我们经历过的知识问答节目

张一琪

2018年02月05日08:5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原标题:这些年,我们经历过的知识问答节目

  2018年,开年大火的是直播答题节目。一场网络直播答题,能够吸引超百万人参加。其实,在电视称王时代,这种形式的知识问答节目层出不穷。

  源起上世纪80年代

  中国最早的知识问答类节目出现在1980年。当时,广东电视台率先推出《“六一”有奖智力竞赛》。1981年,中央电视台开始举办《北京中学生智力竞赛》。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电视益智类节目开始盛行,如中央电视台的《法律在身边——“二五”普法特别节目》、地方台的《民族知识竞赛》、《规范用字用语知识竞赛》等。

  找到知识性和娱乐性平衡点

  随着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开播,中国的综艺节目迎来快速增长期。在这些节目中穿插的知识竞猜,让知识问答开始回暖。

  2000年,《三星智力快车》在央视开播。这是一档评价很高的知识问答节目,深受观众喜爱,尤其是青少年喜欢。同样在2000年,《开心辞典》开播。《开心辞典》是一个面向大众,使用大众化题材的知识问答节目。很多人对此都有记忆,尤其是对王小丫、李佳明两位主持人。两档节目都找到了知识性和娱乐性的平衡点,这也成为它们能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央视还有一档与《开心辞典》齐名的节目,就是1998年开播的《幸运52》,主持人是李咏。这同样是一档益智类知识问答节目,通过竞猜最后获得砸金蛋机会,观众尤其对最后砸金蛋的环节印象深刻。无论是《三星智力快车》《开心辞典》还是《幸运52》,都是采用参与者与主持人对垒的模式。这是中国知识问答类节目的一种固定模式,也是一个时代标记。

  观众对抗增加节目观赏性

  这些年,受到观众关注的知识问答节目是江苏卫视的《一站到底》。每期参加节目的有11人,分为10位守擂者和一位挑战者。他们年龄、身份、文化层次各异,其中守擂者手中都有不同价值的奖品,而挑战者将通过20秒限时答题与守擂者一一对垒。在制作上,《一站到底》打破了《开心辞典》模式,采用观众对抗,增加了节目观赏性。

  随着季播节目兴起,知识问答类节目也开始走向季播方式。代表节目就是央视去年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此外,央视最近几年相继推出过《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些节目专业性强,参与度广,同时还能向全社会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又有竞争性,一经播出在观众中都有较好反响。

  移动互联网助推全民参与

  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发展,问答节目开始在网上走红。但移动端如何设计问答节目,吸引全民参与是一个问题。尤其是网络具有匿名性、广泛性等特点,如何保证节目公平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8年刚过,微信推出游戏“头脑王者”,让微信用户可以随机进行对战,题目由官方和用户一起提供。

  紧随而来的就是网络直播答题的火爆。在资本和技术的双重推动下,网络直播答题迅速打开了市场,吸引了巨大流量,也成为互联网与电视的又一次“正面交锋”。未来网络直播答题走向何方,会产生什么影响,还要继续观察。

(责编:温璐、吴亚雄)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小小螺蛳粉做成“三个百亿”大产业(人民…
  2. 博物馆说|记录南京大屠杀唯一动态画面的…
  3. 人民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深层逻辑(庆祝…
  4. 办好思政课 习近平这样划重点
  5.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