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文坛失去一个重要“雷达”【2】

2018年04月02日09:24 |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小字号

散文写的是一种生存相

从事评论工作之余,雷达对散文创作也情有独钟,早年的散文《依奇克里克》、《蔓丝藕拾》、《王府井大街64号》等曾获全国报纸副刊银奖、铁人文学奖、中华文学选刊奖等。雷达是一个典型的西北汉子,他的散文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大西北情结”。

以下为《雷达观潮》部分摘编:我感兴趣的散文,首先必须是活文、有生命之文,而非死文、呆文、繁缛之文、绮靡之文、矫饰之文。

主体的境界决定着散文的境界。我写散文,完全是缘情而起,随兴所至,兴来弄笔,兴未尽而笔已歇,没有什么宏远目标,也没有什么刻意追求,于是零零落落,不成阵势。

我写的并不单是我,我写的是一种生存相,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也许无望的追求。我早就发现,这年月自我感觉良好的人越来越多,无论是商海豪杰还是文化英雄,而我,不知为什么,自我感觉始终好不起来,心绪总是沉甸甸的,我怀疑我是否是这个时代的一个逸民。我背负着传统的包袱,却生活在一个高度缩略化、功利化、商品化、物质化的都市,我渴望找回本真的状态、清新的感觉、蛮勇的体魄、文明的情怀而不可得,有时我想,当失去最后的精神立足点以后,我是否该逃到我的大西北故乡去流浪,这么想着的时候,便也常常感受着一种莫名的悲哀。

——以上内容摘编自《雷达观潮》,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

雷达谈网络文学

2011年,雷达在作客人民网文化频道时谈到网络文学,他说,现在的文学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进入了一个‘泛写作’时代,所有的人都是作者,所有的人也都是读者。

雷达认为,网络类型化的创作、网络的文学、校园青春的文学,都需要发展,最根本的是要赢得人心。文学作家要靠思想艺术的质量、品质、精神高度、征服人心。

业界眼中的雷达

批评家白烨:“雷达对作品的精幽、微妙之处,感觉敏锐,捕捉敏捷,表达审美体验的文字也颇富诗意,暗中内含的逻辑引线与思想引力,常常能把人们由美的感悟引入灵的顿悟。”

作家贾平凹:“对雷达的评论,可以用‘正’‘大’来比喻。‘正’,是他贯穿了新时期文学,经历的事多,众多文学思潮的生成和发展他都参与或目睹。他的评论更多的是蕴涵着传统的东西;他的文字代表担当,代表了正,代表了生活,代表了权威。”

(责编:温璐、吴亚雄)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