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是这样炼成的(作家谈)

刘文飞

2018年04月04日05:3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每个国家文学的体量不同,但是文学名著或者叫经典的数量几乎是恒定的,每个国家的名著也就是十来部,真正流传下来让每个人一定要去读的,也就是四五部作品。

  俄国这样的作品也就是五六部。为什么《战争与和平》一定是这里面的一部呢?

  《战争与和平》成为杰作,在我看来有几个比较重要的原因。首先托尔斯泰在写作《战争与和平》时,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作家了。长篇小说是个力气活,一般作家写作长篇小说最佳年龄应该是40岁左右。托尔斯泰写这部作品时30多岁,他写了4年,反反复复修改,总共五六年的时间。这五六年是他人生中最有创造力、最有体力和精力的时期。

  但最奇妙的是在此之前,托尔斯泰作为一个作家已经存在了10年,他写了自传长篇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即便以后不写《战争与和平》,他已经是一个可以在俄国文学史上留下印迹的作家。这样的作家通过10年的创作,他决定再写一部他觉得更好的作品,写一部传世之作。

  当年托尔斯泰的哥哥在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港口打仗,把托尔斯泰也招去了。这个战争就是英国人跟俄国人打仗,战斗非常激烈。托尔斯泰参战回来后就写了作品《塞瓦斯托波尔故事》,这同样是俄国文学史上的名篇。也就是说托尔斯泰之前10年的写作,在主题上、在写作素材积累上都在为《战争与和平》做准备。所以这个作品写得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战争与和平》是19世纪60年代出现的作品,这个作品出现的时机,在俄国文学史整个发展过程中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托尔斯泰是1828年出生,普希金只比托尔斯泰大不到30岁。从普希金到托尔斯泰,俄国文学的进步是多么大,这个民族只花了30年时间,把俄国文学从起步阶段一下子做到世界顶峰。普希金奠定了俄国文学,托尔斯泰把俄国文学一下子推到顶峰了。

  还有一个原因,俄国在19世纪60年代时,出现民族情绪很高涨的时期,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就是农奴制的废除。

  俄国人一开始面对欧洲是有自卑感的,当它还是一个游牧民族时,欧洲已经开始工业革命的初期。后来彼得大帝通过打仗,使俄国逐渐欧化。终于在1818年打败了当时最强大的拿破仑,从这个时候开始,俄国人自信起来。俄国人占领欧洲进入法国之后,他们觉得自己文化上是弱势的,这就出现了两个结果,一个结果是政治上,一些贵族要改变自己的国家,于是有了1825年的十二月党起义。另一种结果是文化上的,就是觉得我们虽然会打仗,但是我们在文化上比较弱。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实际上造成了俄国政体的一种反转,一方面是国家的政治统治更专制,另外一方面使所有人对文化的渴求更强烈。整个民族从上到下的人都觉得要为国家做一点事情。大家达成一种共识,觉得农奴制是束缚俄国前行的枷锁。结果1861年农奴制废除,实际上俄国赢得了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

  1861年前后是俄国历史上很罕见的一段时期,官方和在野人士,所有的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是整个俄罗斯民族精神空前高昂的时期,是它民族精神非常具有凝聚力、向心力的时期。《战争与和平》是俄国的民族精神在那个时候的一种凝聚,是民族性的结晶。

  俄国作家米亚斯基认为《战争与和平》是宏伟的俄国英雄田园诗,田园诗用英雄来形容,是矛盾的,英雄是很昂扬很壮阔的,田园诗是很恬静很优雅的,但是米亚斯基把这两个东西汇在一起,是在强调这个作品的史诗性。看似有点矛盾的修饰,它更好地体现这个作品的风格和调性。托尔斯泰想用这部作品概括整个人类的跌宕起伏的过程,并不是只写1812年的战争。

  托尔斯泰的这部作品是他创作中的一个高峰。一个作品能够成为民族公认的文学名著,一定反映民族性。作为一个俄国人,读了这部作品会有民族自豪感,对他的心灵和文化取向具有塑造作用。有一个俄国的作家说,我们任何一个俄国人都把娜塔莎参加的第一个舞会当成历史事实来看。俄国人重视文学,是把文学情节当成他们民族的历史事实来接受的,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上的芭蕾舞是《战争与和平》中娜塔莎的舞会。俄罗斯民族的英雄是他们的作家和诗人。

  本文选自十月文学院主办的系列文学讲座“名家讲经典”俄罗斯文学单元

(责编:冯粒、袁勃)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小小螺蛳粉做成“三个百亿”大产业(人民…
  2. 博物馆说|记录南京大屠杀唯一动态画面的…
  3. 人民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深层逻辑(庆祝…
  4. 办好思政课 习近平这样划重点
  5.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